|
眾多基民呼吁,基金公司應順勢降低申購、贖回和管理費
□專題撰文 時報記者 袁峰
盡管九成基金經理認為市場已經進入熊市,但基金公司收費卻毫不含糊。據WIND數據最新統計,全部388只開放式基金中,有8只基金申購費率在2.0%以上,20只基金在1.5%以上。尤其是兩市中收取最高銷售費率3%的基金也有2只——申購費高達2.5%、贖回費為0.5%,投資者“一進一出”就要付出3%的成本。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高收費的基金大都是2007年新鮮出爐的復制基金或分拆基金,投資者大都掙錢,多扣除一點管理費,普遍都不在乎。但經歷了去年以來的股市大調整后,基金凈值損失慘重,投資者普遍對高收費有所怨言,因此基金公司應該改變這種做法。
現象:
凈值和收費率“雙重套牢”
記者發現,在高收費排行榜上前8名的基金里,竟然有6只為復制基金,分別是景順長城內需2號、海富通精選2號、南方穩健成長2號、易方達策略成長2號、博時價值成長2號和華夏回報2號。據了解,2006年6月,證監會全面提高基金銷售費率,當時南方、華夏、博時和易方達等基金公司將復制基金的銷售費率提高至2%,部分基金甚至提高到2.5%。
但是,昂貴的申購費并沒有意味著優異的業績,多數基金還是因為較高的股票倉位而在上半年凈值下降較快,又由于昂貴的申購費和贖回費使得持有者不敢于果斷贖回,結果遭受了凈值和收費率的“雙重套牢”。
尤其引人關注的是,業內收費最貴的2只基金均為景順長城旗下基金,分別為景順內需2號和景順長城精選藍籌,前者凈值從1月2日的3.081元下跌到7月31日的1.728元,下跌幅度為43.9%;后者則從1月2日的1.279元下跌到7月31日的0.83元,下跌幅度35.1%,排名已從去年的前70名大步后退到100名甚至200名開外。即使如此,對基民來說,逾三成的虧損加上“一進一出”3%的手續費成本,無疑變得難以接受。
質疑:
業績巨虧收費仍按牛市標準
“都虧了10萬元,我還要給基金公司交高額手續費,哪有這樣的道理啊?納稅也是要有收入才納的,基金沒給我掙到一分錢,憑什么還要我給傭金?”近日,基金吧里一則質疑基金收費的帖子引起不少基民共鳴。家住廣州海珠區中山大學的基民張先生質問:自己年初買了景順長城精選藍籌,不到半年虧了3萬元,未能幫基民賺到錢的基金公司卻依然旱澇保收。難道牛市思維造就的基金高收費不能在熊市下調嗎?
(盡管基民群起質疑,但業內人士似乎并不在意。眾基金們該收的照收,絲毫未受基民強烈譴責的影響。而部分業內人士也認為,基民投資應理性當頭,因虧損情緒加重而要求基金降低費率并不現實,也不符合買者風險自負的投資原則。基金人士透露,其實申(認)購費主要用于支付給銀行等銷售渠道,基金基本拿不到錢,因此在渠道為王的背景下,讓基金承諾下調申(認)購費則顯得勉為其難。
公開數據顯示,基金一季度虧損近6500億元,剛剛公布的二季報則顯示基金虧損4138.84億元,兩者相加,基金上半年虧損超過1.06萬億元。按照普遍1.5%的管理費來計算,上半年基金坐收管理費逾159億元。各大基金論壇中,網民對基金賺取的高額管理費罵聲一片。
銀河證券首席基金分析師王群航指出,基民購買基金是認可該基金的業績,其費率并不是私下制定,而是白紙黑字簽定協議,基民買之前是認可該協議,由于基金虧損嚴重而讓基金修改費率并不現實。他建議基民,對于長期業績不良的基金,基民應采取一致抵制的做法,通過市場優勝劣汰。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