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宏達門之殤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3日 05:36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本報記者 余喆 長達7個月的等待,換來的是連續兩天無量跌停,人們在猜測宏達股份還會有多少個跌停。手握1.36億股宏達股份的68只基金也面臨數十億元損失,這令剛剛慶祝過十周年生日的中國基金業,再度品嘗到忽視流動性風險的苦果。 早在去年三月,一位基金業元老就提出,在基金規模擴大的情況下,基金股票投資應注意控制流動性風險。基金經理不應只盯著做凈值,在個股選擇上應考慮流動性問題,“在現在的市場環境里,流動性管理甚至比業績還重要。” 言猶在耳,但在當時單邊上漲的牛市氛圍中,一些理性的忠告都被拋到腦后。然而,“大潮過后,才知道誰在裸泳。”從A股的系統性風險、上市公司行業的非系統性風險到上市公司內部重大事項不確定性風險,這三大風險隨著上市公司停牌時間過長而被放大了。宏達股份以長達7個月的停牌將68只基金緊緊套牢,漫長等待過后,迎接這些基金的將是凈值的連續下跌。 作為市場上最大的機構投資者,基金投資向來以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為宗旨,被市場和監管層寄予“穩定器”的厚望。然而,以“宏達股份”、“上電轉債門”為代表的系列事件凸顯出基金業的風險控制漏洞,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亟待彌補的制度缺失。 首先,“宏達股份”事件折射出基金管理人受托意識淡薄。眾所周知,契約型基金體現了基金管理人與持有人之間的委托理財關系。然而,眾多基金經理對宏達股份長期停牌造成的流動性風險視而不見,最終導致個股風險集中釋放和基金凈值大幅下跌,給基民造成重大損失。而且,基金管理人在宏達股份停牌期內管理費照提不誤,無需為基民的損失作出賠償。這種基金管理人受托意識淡薄,或將導致基金經理的道德風險問題,從而影響到基金業在社會公眾心目中的地位。沒有永遠的牛市,但有永遠的風險。“停牌”的風險固然有客觀因素作用的存在,但這并不意味著投資者們沒有責任去降低人為的風險。 其次,以相對排名為核心的基金評價體系促使基金投資短期化、散戶化。正是在“搏排名”的誘導下,一些基金經理忽視個股流動性風險,“押寶”宏達股份復牌后會大漲,最終給基金持有人帶來重大損失。同時,在以相對排名作為基金經理考核標準的前提下,牛市中集中持股、熊市中抱團取暖成為這一制度約束下基金經理的必然選擇。而當“大小非”減持改變了市場博弈關系時,基金經理們只能以減倉作為對抗市場系統性風險的重要手段,倉位控制對基金凈值的影響遠遠超過行業配置和個股選擇。這種“比誰跑得快”的游戲,與基金作為“市場穩定器”的初衷背道而馳。 毋庸置疑,2007年是基金業飛速發展的一年,無論從資產管理規模還是從經營業績來看,都取得了耀眼的進步。然而,站在新十年的起點上,中國基金業必須直面成長中暴露出的種種問題,認真應對。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