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營銷反應冷淡 基金拆分盛況不再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4日 07:13 21世紀經濟報道
基金拆分又迎來一波小高潮。2月26日信誠基金對旗下的信誠精萃成長基金進行拆分。粗略統計,近期還將有銀河、嘉實、鵬華、國聯安、國泰、萬家、寶盈等多家基金公司對旗下基金進行拆分。基金拆分這種持續營銷方式再次引起關注。 “只能說拆分基金的銷售情況很一般,市場并沒有達到預期的反響。”據本報記者了解,這次管理層批量放行基金拆分,但目前基金公司的持續營銷情況不理想,與2006年首現基金拆分后的火爆場面相距甚遠。一位基金銷售人員介紹,就現在的市場表現,拆分基金原來那種在兩三天內按比例配售完的情況是不可能的了,目前投資者仍在觀望。 基金拆分中的誤導性營銷行為曾被證監會嚴厲批評。那么,拆分后的基金真的如投資者想象的那樣“價廉物美”嗎?上海證券研究員張瑾對記者表示,在基金拆分前后,投資者在心理上會有不同感覺,但其資產規模并未發生變動,只是從凈值轉變成了份額。 拆分意在管理費 近日公布將進行基金拆分的基金公司,都一致宣稱是為了優化基金持有人結構,增加基金的流動性。不可否認,對基金公司而言,基金的拆分無論是對基金結構的穩定性,還是對資金規模的擴大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基金公司的拆分動機可能并非那么單純。 張瑾對記者表示,由于市場還不十分成熟,不少投資者仍然青睞于凈值低的基金。對此,信誠精萃成長基金經理呂宜振也表示,“凈值高的基金的確會構成投資者心理上的門檻。”于是基金公司就會選擇拆分來化解投資者的“恐高”心理。 對基金公司而言,基金拆分凈值歸一后,運用限時限量申購的營銷手段,基金規模往往會翻倍增長,伴隨而來的是管理費的大幅度上升。以現行固定比例1.5%收取管理費的基金公司為例,資金規模每擴大10億元,實施基金拆分的公司便可多收入1500萬元管理費。然而,基金拆分對投資者而言并無實質利益,僅是凈值和份額之間的對應關系發生了變化,持有的基金總市值并沒有變動。 “拆分基金本身,可能就是市場逐步成熟中必然歷經的一個過程。隨著市場越來越成熟,不成熟的投資者會越來越少,因為高凈值并不意味著代表高風險。”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如是表示。 拆分難言優勢 對于管理層此次批量放行基金拆分,海通證券研究員婁靜認為,這是管理層傳達出要穩定市場的態度。張瑾進一步解釋說,近期管理層對基金拆分的用意和對新基金的放行是一致的。那么,面對新發行的基金和拆分的老基金,投資者該如何選擇? 信誠精萃成長基金經理呂宜振表示,相對新發行的基金,老基金拆分至少有兩方面優勢。一方面,拆分基金有投資組合可以供投資者參考;另一方面,作為一只績優的老基金,有歷史業績,而投資新基金之前,只能考慮該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和投資風格。 但一只最近新發行基金的基金經理對此并不表示贊同:拆分基金并沒有明顯優勢,建倉速度快在目前震蕩市中比較有利,但建倉速度和倉位大小方面的區別,不是收益差異的決定因素,基金產品的投資配置結構更為關鍵。 張瑾認為,用基金產品階段性的業績來評級是不客觀的,應該注重基金整個投資的過程,包括最后套現的結果。至于投資者可以用來參考的收益率期限,婁靜認為,半年或一年的期限比較適宜。 基金公司提示不足 2006年7月,富國天益基金成為國內第一個實施拆分的開放式基金產品后,市場就出現了基金拆分熱。但現在情況明顯不同,投資者熱情有所減退。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會出現這樣明顯的對比現象,主要原因不是投資者已經變得成熟了,而是由于市場環境不同。在當下震蕩的市場環境中,投資者并不僅僅只是對拆分基金表現出了冷淡。 基金拆分的非理性狂熱,與投資者不成熟有關,但與投資者教育同樣重要的是,基金公司自身也需要更加成熟和理性。基金公司為追求自身利益和發展而推出種種持續營銷手段無可厚非,但同時基金公司面對公眾,有責任為投資者提供有關業績和價值尺度的正確認識,同時進行充分的風險提示。 目前有些基金公司又采用自購方式表達對旗下拆分基金的信心。據萬家基金公司3月3日公告稱,公司擬于3月5日通過代銷機構申購萬家公用事業基金500萬元。據記者和萬家相關負責人確認,這500萬元申購基金的持有期限將不少于6個月。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