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伴我走過理財十年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 01:50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山西太原 趙建平 經歷了2006到2007年的牛市,基金這個名字終于成為了社會大眾耳熟能詳的名詞,細細算來,我和基金結緣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 1997年入市,站在紅紅綠綠的大盤顯示屏前,我也曾經是一個不知所從的年輕散戶,所幸大學主修專業為經濟學類,課本上多多少少也有股票、基金、期貨、外匯等等的名字,不覺得太陌生,也知道炒股是有較大風險的,再加上工作時間不長,也沒多少積蓄,入市不久就和基金搭上了關系。最早是在1998年底吧,買了基金開元,然后,又用余下的錢買了一些股票,算是進入“資本市場”了。 由于我非常謹慎, 因此在投資風格上相當的“非主流”。在周圍朋友都做股票的時候,我大多時候只是買上幾千個單位的基金了事。先后買過基金天元、同盛、裕陽、裕隆、景福等等,雖說沒怎么賺過大錢,倒也沒賠過。同時也買一兩只股票,進進出出,大多是賺個八百、一千,也算滿足。做了幾年下來,自己覺得:買股票還不如拿著基金省心。我懶,手慢,操作次數很少,因此,所冒風險也不大。 2001年,股市在創了新高后逐級下滑,我的股票倒是很堅挺,便從容地清倉后只留下了9千個單位的基金天元,成本是八毛五左右,中間好像還分過一次紅。 三年多的股市經驗,對股票、基金只有懵懵懂懂的認識,居然靠著這一點點東西,考進一家金融企業,這個收獲當然比幾萬元的投資收益更大。巴菲特曾經說過:“如果你想取得非凡的成就,那你只需坐在那里花大量的時間閱讀!闭且驗樽裱税头铺氐睦碚,花了大量時間閱讀,所以,沒有太多時間關注市場行情,也就沒有受大盤波動的影響,因此沒有頻繁地買進賣出,所以取得了較好的投資收益。 在這之后的日子里,工作忙,行情不好,有兩三年,幾乎完全忘記了股市的存在。讀了一些金融基礎和金融歷史方面的書,更加“看淡”市場的波動,那9000份基金天元就一直在帳戶中“睡覺”。 “基金將會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理財工具”,這是我最愛講的一句話,可是直到2007年,這句話似乎都沒有多大的影響力。 2001年9月,華安創新成立,這是中國內地第一只開放式基金,隨后的幾個月,開放式基金發行了十幾只。我也于2003年重新在職業選擇上“放開申購”,跳槽到保險行業。這也是基于對群眾日益增長的投資理財需求的看好。工作實踐中,顧客經常詢問理財方面的問題,所以也常在講所謂的“投資理財”,讀相關的書籍報章。“光說不練”是沒有說服力的,2003年3月,把到期的存款收拾一下,研究了一下正在發行的幾只基金,選種了海富收益,就認購了一萬。后來得知:這只基金創造了當時認購紀錄。為了盡量降低投資風險,選擇不同的投資風格,同月又認購了國聯安德盛小盤,心想:總會比存銀行受益高吧!沒想到的是股市居然持續走了近5年“漫漫熊途”。而我的心態卻很平和:反正也不急用錢,就都放著吧,書上都提倡長期投資嘛! 2006年1月,因“手頭緊”,在7毛多割掉了基金天元,虧損了幾百元,事后證明,潛在損失可能達上萬元。從那時到現在,歷經若干次分紅后,基金天元的市價已到了2.6元左右,幸運的是,在1.5元左右,我又請回了“這位老朋友”,至今還緊緊握在手中。這件事讓我真正悟到:“知易行難”的含義。雖然裝了半腦袋的價值投資理念,當需要實踐時,往往又扮演一個短期投機者的角色! 隨著股市的轉暖, 2006年10月份,我又認購了5萬元的銀華富裕、3萬元的長盛中證100,一是看好中國消費概念,一個是投資的指數化運作。就這樣,我的投資理財元年終于也開始了! 2006年12月,又把存款轉出,分別申購了易基平穩、景順鼎益、招商先鋒;到了2007年4、5月間買入博時裕富、富國天博、長城久富;其間在“2·27”、“4·19”、“5·30”每次下跌都買了些看好的基金,其中有易基策略、融通中證100、嘉實300、上投成長、交銀成長等基金,幾乎屢試不爽,次次得手!真正使自己體會到,在牛市中,下跌是買入的好機會!這些基金到現在為止仍然握在手中,即使他們的收益算不上一流,但我深知:大多數時候,拿住了比選對了更重要。 有了良好的心態,在股市波動期間也能不為所動,甚至敢于逆勢操作,基金收益率在去年達到130%以上。 對于新基民我想分享的經驗是:不斷學習,嘗試、堅持。基金業過去的十年,是黃金十年,只要你拿得住,中間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都只是成長中必經的磨難而已。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