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定投回避擇時難題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 02:40 新聞晨報
□興業基金李小天 2008年的行情拉開序幕,投資者的迷茫卻有增無減。爭論每天都在繼續著:現在到底還是不是介入良機,抑或已經到了收拾行裝離場的時刻? “擇時”幾乎是每個投資者進入市場前首先要面對的難題,然而必須明確的是,無論是專業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都不太可能預測股指的漲跌。哪怕被稱為美國證券史上的“超級巨星”,美國富達基金公司麥哲倫基金經理彼得.林奇也坦言:“在幾次最嚴重的股市大跌期間,我只能坐在股票行情機前呆呆地看著我的股票也一起下跌,盡管我管理的基金業績和股價表現息息相關,我也并沒有事先預測出這幾次股市大跌的發生。” 實際上,即便是“擇時”難題,也有著它的“克星”,那就是定期定投法。 在業內,一個真實案例為人所廣知: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1997年6月在泰國曾經推出過一只鄧普頓泰國基金,管理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是被《紐約時報》尊稱為“新興市場教父”的馬克·莫比爾斯博士。當時該基金的發行價為10美元。發行當日,一位看好泰國的客戶開始了他為期兩年定期定額投資計劃,每個月固定投資1000美元。 然而,就在這位客戶買入鄧普頓泰國基金的隔月,亞洲金融風暴就爆發了。這只基金的凈值隨著泰國股票一同下跌,起初10美元的面值在15個月后變為2.22美元,陡然減少了80%,后來雖然凈值有所提升,在客戶為期兩年的定期定額計劃到期時,升到了6.13美元。從“擇時”的角度講,這位客戶真是選了一個奇差無比的入場時機,不過倒不用急著去同情他,因為他為期兩年的投資并未虧損,恰恰相反,回報率居然達到了41%。 一個簡單的算術法可以解釋這位客戶“奇跡”般的回報率:每個月固定投資1000美元,假設忽略手續費等費用因素,當基金面值10美元時,他獲得的份額為100份,而當基金面值跌到2.22美元時,他獲得的份額大約是450份(基金面值越低,購入份額越多),因而在買入的總份額中,低價份額的比例會大于高價份額,因此平均成本會攤薄。在經過兩年的持續投資后,他的平均成本僅為4美元,不僅低于起始投資的面值10美元,也低于投資結束時的面值6.13美元! 這就是定期定投法的奧秘:不僅可以分散風險,更可以聚沙成塔,有效規避了“擇時”的難題。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