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業基金:投基還是投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01:05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興業基金 鐘寧瑤 作為基金從業人員,能夠深切的體會到“股市晴雨表”對基金申購贖回的影響,逢到指數連續走低,大盤跳水,贖回潮就會接踵而至;一旦大盤重拾升勢,投資者信心恢復,申購高峰就會涌現。 自2007年12月以來,指數開始反彈,市場重新回暖,不少投資者的信心也逐漸恢復,摩拳擦掌為下一波行情預熱。基金申購量逐漸放大,基金“比例配售”的景象重現。 很多人認為,投“基”就不可能是投“機”,因為基金是“價值投資”產品。其實,如何評定究竟是不是投機,和投資標的其實并沒有太大關系,投資大師格雷厄姆曾經說過,“意圖比外在表現更能確定購買證券是投資還是投機”。在1934年出版的《證券分析》這本經典巨著上,格老就為“投機”做出了明確的定義,“投資是一種通過認真分析,有指望保本并能有一個滿意收益的行為,不滿足這些條件的行為就叫做投機。” 基金投資同樣存在“投機”行為。“5·30”前,大盤屢屢創出新高,多只新基金在認購期遭到“搶購”,一些“拆分”以及“封轉開”的基金也僅僅因為“一元凈值”而得到基民的“愛屋及烏”,顯然投資者對產品本身的特性并沒有做太深入的了解。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近日指出,“只有在內地這個市場,新基金發行居然引發投資者排隊申購,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在一個成熟的市場中,投資者往往對那些在過去很多年中表現突出、收益穩定的基金情有獨鐘,而對新基金并不看好”。而如今,隨著市場的回暖,以及多只基金即將“封轉開”或者“拆分”,這種景象有可能重演。 筆者認為,基金市場上向來不存在什么“稀缺性”,除了少數幾只暫停申購的基金,大部分基金都是“年終無休”的,所謂的基金“空窗期”更多的時候只是營銷的噱頭,不應該被當成投基的主要動因。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