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FII輸了短期業績 不要以絕對收益論英雄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 07:26 理財周報
理財周報特約作者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 曾令華/文 QFII最近幾乎上了所有財經網站的頭條,原因是QFII2007年業績首次跑輸國內基金。QFII究竟引發了怎樣的共憤,以至于大家額手相慶? 2003年7月9日,當瑞士銀行買進上港集箱、外運發展、中興通訊及寶鋼股份四只A股時, QFII注定要在中國A股市場上扮演一個不同尋常的角色。QFII進場之時,中國A股正處于下落通道之中。QFII的到來不僅為中國股市帶來了股市的興奮劑——資金,同時也帶來了其價值投資理念。從瑞銀第一單所投四只股票全為藍籌股中可以看到這一點。隨后陸續進場的QFII鐘愛大盤藍籌股行業龍頭股也可以看出一點。 2003年到2007年,中國股市從1000多點到6000多點,QFII的貢獻有目共睹。從業績上來看,QFII從來也不是投資機構中的落后者,從參與中國A股開始,QFII取得了不俗的戰績。更為重要的是,QFII投資A股的基金,投資目標在于資本的長期增值,換手率低,抵御市場短期波動的能力較強。其意識的領先,分析的獨立,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先進的投資理念,提高了資本市場參與者的價值投資觀。 然而,QFII一直飽受爭議。特別是2007年5•30大調整,QFII看空言論,被認為是一場陰謀。不少人認為,QFII事先通過唱空制造利空,方便低成本建倉,待到調整后大批進入,大肆抄底,賺取超額利潤。 事實上,市場的調整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并不是由幾篇分析報告、幾句發言能引發的。5•30調整的直接原因是管理層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的利空影響所至。按陰謀論的邏輯,那是不是要得出管理層是以QFII言論為制定制度的依據這樣荒謬的結論呢? 同時,數據也證明,2007年5月8家QFII基金凈流出約8.5億美元,資產規模從4月的66.1億美元減少到57.6億美元,是兩年來的首次減少。因此,QFII的言論是基于其分析,其操作與其言論也是一致的。在市場調整后,價值重估,市場結構也發生深刻變化,QFII此時重新入場建倉,也是合理之舉。 再來看2007年10月開始的調整,QFII在10月的持股比例在82.6%至102.8%之間,相比9月,增倉明顯,成為下跌前高位補倉的基金。這與QFII發表的看多的言論一致,雖然當時QFII也是謹慎看多。 可見,從2007年兩次大跌之前的表現來看,QFII的言論與操作并沒有背離,市場也未隨QFII言論而動,市場自有其規律。所謂QFII主宰資本話語權根本是無稽之談。而如果僅從絕對收益來“成敗論英雄”,2007年QFII是不如國內基金做得好,甚至10月份的高位補倉是回避風險失當。但是,誰說價值投資應以絕對收益論英雄。 很多QFII發行的A股封閉式基金,在價值投資上比國內基金有原則得多,買入之后長期持股不動,只作比例上的調整,并不像國內基金換倉那么勤、換手率那么高。從資本市場的長期歷史來看,這種“笨辦法”往往擁有更大范圍的安全邊際。 QFII作為市場的參與者,有權利發表自己的看法,有權利“用腳投票”。我們不能因為其是QFII,就歧視,甚至妖魔化。要知道,資本市場是沒有膚色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古老心法應該休之矣! 理性的看待QFII,理性的對待投資,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否則,此次國內基金跑贏QFII引發的竊喜之心,甚至奚落之意,只能證明我們贏了市場,卻輸了心態。 歡迎訂閱《理財周報》!訂閱電話:020-87385997(廣州), 各地郵局訂閱電話:11185,郵發代號:45-138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