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順長城:營銷有術 跳水亦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 09:28 基金觀察
“景順長城?就是那家圈錢夠狠的公司。”當記者開始注意到景順長城基金,并打算做相關選題時,從投資人中,卻得到不少這樣的反饋。 某位投資人還列舉了一大堆信息,比如發行景順藍籌基金時的“出挑”行為,比如拆分和分紅接連不斷等。 9月份,該公司管理基金規模一舉超千億,是目前管理規模過千億的基金公司中,唯一一家合資基金公司。 去年,景順長城因業績卓著而出名。業績好,投資人追棒,擴大規模本無可厚非。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在規模擴張數倍的同時,該公司今年以來業績卻不盡人意。 可比的4只基金業績排名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3只股票型基金下滑最為嚴重。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去年業績增長名列榜首,今年前3季度,該基金在138只排名股票型基金中僅排97名;景順長城鼎益去年排12,今年前3季度排58;景順長城優選股票下滑更為厲害,該基金去年排名29,今年則下滑至134名,進入“倒數”梯隊。 “持有了半年多,就是跟不上別的基金,我現在該贖回,還是再等等看?”投資景順內需和優選股票的張先生又疑惑又懊惱。 以價值的名義“跳水” 對于業績大幅下滑的公司,人們總有許多猜測和追問。 一位基金業人士表達了他的看法,“都是規模快速擴張惹的禍。” 景順長城一向以自下而上(依賴個股篩選)的投資策略見長。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小規模基金。現在公司規模做大了,是否還能適應? 然而,景順長城否認公司業績下滑與規模有關。 景順長城基金投資總監宋宜農告訴記者,公司未因規模擴大而轉變投資模式,基金規模大與自下而上的投資策略并無矛盾。 對于今年業績下滑,宋宜農給出了最常規的解釋,即,“堅持價值投資理念”。他指出,5·30之后,公司旗下基金業績明顯提升。 記者查看該公司6月至9月的表現,發現資源壟斷及優選股票兩基金的排名,已擠身前50名。然而,鼎益基金落到85名,內需增長排名94,內需二號卻落到111名。 “難道這么多基金,就他們堅持價值投資嗎?”一位投資人向記者提出。 的確,記者近期接觸過數家業績下滑較大的基金公司,他們的解釋無一例外就是“堅持價值投資”。然而,上述投資人提醒記者,市場對每只基金都是公平的,如果說基金今年業績不好,是受上半年題材股行情影響,難道其它基金就不受影響?難道,就只有這些業績下滑的基金,堅持價值投資嗎? “千億”營銷術 “業內都知道,他們雖然低調,但是比較踏實。”一年前,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場總監曾這樣評價景順長城基金。 的確,今年以前,在同行的印象中,景順長城基金一直的風格都是默默耕耘。然而,景順長城藍籌的發行改變了人們看法,也改變了投資人對這家公司的認識。 今年6月12日,景順長城精選藍籌基金募集。與眾多新基金一樣,精選藍籌在募集首日,即受到投資人瘋狂追捧,致使公司不得不提前結束募集。然而,與其它公司做法不同的是,景順長城基金在6月13日發布的“提前結束募集的公告”中,公開了該基金首日累計認購申請金額370余億,并表示,該金額已“遠遠超過募集規模上限150億”。370余億這一數字,根本未經會計師事務所驗資。 景順長城此舉頗令人感到意外。按道理說,一般公司是不會披露這個數據的,因為這是一個不太準確的數字,而且還未經會計師事務所的最終確認。一位基金公司市場副總表達了她的看法:“有一層原因,就是不想加劇投資者對新基金的追捧。” 不過,事情沒有就此結束。 就在發布提前結束募集公告的同一天,該公司通過媒體,就藍籌基金發行“按比例配售”“深表歉意”。與此同時,公司宣布,為疏解藍籌基金的熱銷情形,旗下老基金鼎益基金將進行促銷。 6月14日,藍籌基金結束募集,同一時間,鼎益基金預告將每10份基金分紅10.2元,使其凈值回落至1.1元附近。 6月19日,精選藍籌基金合同生效,鼎益基金拉開分紅促銷序幕。 至此,人們突然意識到,景順長城完成了一個完美的促銷計劃——以新基金帶動老基金的“雙軌”營銷策略。 如果說,2006年,景順長城基金是當之無愧的業績冠軍,2007年,它則是當之無愧的營銷冠軍。“雙軌”營銷堪稱今年基金銷售最大并且是唯一的新發明。 “這樣老基金會很容易引人注意。”上述投資副總監點到即止。事實上,業內不少人對景順長城的做法不愿作深入評價。 7月,新興成長基金和資源壟斷基金相繼進行分紅和拆分;9月,動力平衡也進行大比例分紅。至此,景順長城旗下股票方向基金,全部完成持續營銷,景順長城公司管理規模順理成章突破一千億關口。 2006年底,該公司管理規模還不到300億。也就是說,在短短10個月時間內,公司規模增加超過3倍之多! 持續營銷圈來400億 景順長城公司方面對炒作一說并不認同。宋宜農表示,公司規模能實現快速增長,并不能歸功于拆分、分紅等持續營銷手段。投資人對公司的認同、基金市場容量擴大帶來的規模自然增長,以及新產品發行是基金規模擴大的主要來源。 然而,據《基金觀察》統計,2007年上半年,景順長城旗下7只老基金中,只有3只基金份額實現增長,其余4只無一例外遭遇縮水。 在份額增長的3只基金中,兩只在此期間進行了持續營銷,即優選股票基金和鼎益基金,兩只基金就為公司帶來超過160億的份額增長。 根據三季報數據,公司份額增長同樣來自進行持續營銷的3只基金。其中,僅7月份拆分的資源壟斷基金份額就增加132億。兩個季度5只基金持續營銷,為公司帶來的規模增長達400億,遠遠多于精選藍籌150億的首發規模。由此可見,公司管理規模增長,除了基金凈資產增加外,持續營銷是主要手段。 “最昂貴”的基金 “錢收得多,事辦得少”,一位投資人如此概括景順長城今年整體表現。 除以新帶老之外,景順藍籌的發行還有另一個爭議,便是該基金高昂的費率。 景順藍籌申購費為2.5%,認購費為2%,一般基金申購費只有1.5%,認購費只有1%。景順藍堪稱“最昂貴的”基金。 宋宜農解釋道,申購和認購費用只是渠道收取,并不歸公司所有。他認為,公司維持較高的申購和認購費用,主要是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同時希望銀行有足夠的費用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 然而,基民并不認同此解釋。他認為,公司利用基民認準景順長城的牌子,在手續費上做文章。而景順長城今年的業績卻未如其費率那么高。 今年以來多只新基金發行,但只有景順藍籌收取了如此高的申購和認購費。 景順藍籌“高價”募集,“一邊買,一邊罵”,是當時不少基民的真實心態。 李學文、楊兵兵“出走” “雙軌”營銷事件之后,李學文的出走,使景順長城再一次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 9月15日,公司公告稱,投資總監、內需增長及二號基金經理李學文辭職。 同一天,公司公告稱該公司投資副總、景系基金基金經理楊兵兵已離職。一夜之間,公司損失兩位投資主力。 “規模這么大,本來就吃緊,現在投資總監和副總監都走了,以后怎么辦呢?” 一邊是管理規模不斷擴張,另一邊是投資主力相繼離去,張先生對此感到憂慮。 對于李學文的離職,宋宜農表示可以理解。他指出,公募與私募體制的不同而造成的薪酬差異,并非個別公司能夠改變。他強調,公司投資團隊穩定,人員配備充足,個別基金經理的離職不會影響基金的正常運作。 在上電轉債事件中,就有基金公司市場總監解釋,出現“忘記”賣出或轉股可轉債這樣“幼稚錯誤”的原因,主要是缺少人手。“基金規模增加太快了,我們現在都是一個人頂三四個人用。” 的確,基金規模擴張是否已經超過公司負荷、甚至超過整個行業的負荷,已成為基金業現階段,人們不得不反思的問題。景順長城的遭遇,只是這一矛盾的集中反映而已。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