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金一夜長大的隱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2日 02:36 新聞晨報
□興業基金 鐘寧瑤 曾幾何時,百億元基金被形容成“巨無霸”,而如今,不過一兩年工夫,偏股型基金的平均規模已經突破100億元,百億元的基金擴容到104只,最大的將近500億元,其“膨脹”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數據顯示,最快的一只基金在三季度初不過1.64億元,三季度中申購量達到130.7億份,凈申購比例高達7969.51%。 作為市場上的專業投資者,基金贏得投資者的青睞應該是市場成熟的體現。但增長過快以至于“大躍進”卻也令人擔憂。有統計表明,國內基金資產規模從0到1萬億元,花了整整9年時間;但從1萬億元到3萬億元,卻僅用了6個多月。 揠苗助長的成語人盡皆知,基金也是如此,規模“大躍進”之后,投研團隊的研究能力和投資水準不能及時跟進的話,對投資者來說并非幸事。加之,目前大盤指數震蕩走高,投資者的熱情持續升溫,大量資金借基金入市,膨脹后的基金被迫在高位建倉,且逐漸向大盤藍籌股集中,將加大投資風險。3季度數據顯示,基金“抱團”現象嚴重,基金持有市值最大的前三大行業的集中度接近持股總市值一半,這其中,前十大重倉股的集中度更是高達45%。 這種情況下,選擇基金前更需謹慎。那么多大的規模最合適?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一般認為,規模太大或者太小都有弊端,太大的話通常只能在大盤股中進行配置,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會降低;太小的話,某些個股可能會出現過度配置的現象,業績波動性加大。 但是大小都是相對的,去年的時候,50億元上下是適中的規模,放在眼下的市場中看,這個規模就偏小了。 此外,筆者也并不是說“航空母艦”基金就一定不好,彼得林奇掌管的麥哲倫基金,在1990年林奇退休時,規模已經達到140億美元,其12年的年均投資回報率達到29%。但是,取得如此輝煌業績的前提,就是投研團隊的研究能力和投資水準,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證。 對投資者來說,尤其需要跟蹤的是基金規模的變化,以及對應的業績的變化。通常來說,“一夜長大”的基金是因為之前進行了拆分或者大比例分紅,如果經過一段時間后,基金業績仍能夠穩定在中上的水平,表明基金經理有駕馭大資金的能力;反之,則需留神。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