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金亟待建立風險回避機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 05:35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基金泡沫論”警示:基金亟待建立風險回避機制 證券時報記者付建利 由“藍籌泡沫”演化到“基金泡沫”,實際上給基金業提了個醒,在流動性泛濫的單邊市場機制下,基金不僅要帶給投資者豐厚的回報,還要建立完善的風險回避機制。 面對市場步入5000點大關后的繼續瘋狂,基金經理們大多認為,推動此輪行情的藍籌股整體上出現了泡沫。由此衍生了一個新的命題:由基金重倉的藍籌股泡沫催生出了新的基金泡沫。然而,在國內A股的單邊機制下,只有股價上漲才能賺錢的基金,面對的則是一個終究有一天會大幅回調的市場,基金業內人士指出,建立有效的風險回避機制,成為基金在“貪婪與恐懼”的市場中求得持續發展的穩定劑。 就在上周五,大盤在各種利空傳言的打擊下暴挫116.48點,這與以前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后大盤低開高走的慣性走法截然不同。在目前的市場上,存款準備金率接近歷史高位、加息、特別國債發行、港股直通車、還有各種利空傳言紛至沓來,大盤在一路攻克3000點、4000點、5000點大關后尚無一次像樣的中期調整,而隨著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完畢,中報行情已漸行漸遠,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大幅增長顯然難以為繼,于是,諸如整體上市、資產整合的“講故事”手法近期又橫行市場,各種題材股重新活躍。 “在泡沫沒有破滅之前,誰也不知道是否存在泡沫。”無論基金泡沫論是否真有其事,但接受記者采訪的基金經理表示,在目前股民轉基民的浪潮中,基金面對洶涌而來的資金,無論是按照基金合同上的倉位規定,還是應付短期業績排名的壓力,短期內將股票倉位打到高位成為基金的不二選擇 。上海一位基金經理認為,在負利率時代,居民通過基金投資股票,從而推動藍籌股和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不斷上升,實際上是投資理財意識覺醒和趨于成熟的表現。 但基金研究人士同時指出,盡管基金目前資金充足,由基金主導的資金推動型行情仍將繼續,但股票市場總會有回調的那一天,即使目前市場還有不少“估值洼地”,但相對于基金的需求來說仍然是遠遠不夠的,當資產整合的故事難以繼續大張旗鼓地講下去的時候,巨大的贖回壓力對基金業來說也許是一場災難,2006年貨幣基金贖回帶來的后果就是近期最有說服力的一個案例。 上述人士表示,由“藍籌泡沫”演化到“基金泡沫”,實際上給基金業提了個醒,在流動性泛濫的單邊市場機制下,基金不僅要帶給投資者豐厚的回報,還要建立完善的風險回避機制。如股指期貨的推出,各種套利機制的建立,基金公司不同風格產品線的完善等。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