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上市公司參股基金公司苦樂不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 03:53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見習記者唐超 5月22日,招商銀行(600036)公告稱,證監會已批準其受讓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3.4%的股權,股權轉讓完成后,招商銀行將成招商基金第一大股東,招商基金也成為第四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同日,康美藥業(600518)也發布公告,其股東大會已經審議通過關于受讓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0%股權的議案。 由于股市紅火,有著金融概念的題材一度受到機構及投資者的追捧。但從統計數據中發現,同樣屬于金融機構的基金管理公司,所受市場的關注程度似乎并不如其他有著金融概念的機構,而且,在紅火的牛市中,基金公司的業績分化仍然較為嚴重。 基金公司會否受熱捧? 據當時數據顯示,在2004年年底,有17家上市公司參股14家基金公司,雖有些上市公司獲得了相應的收益,但其中不少發生了虧損。如當時武鋼股份、海欣股份參股長信基金公司、中信國安參股巨田基金公司、漳澤電力(000767)參股天弘基金公司等,其投資均發生了相應的虧損。 近兩年股市紅火,大部分基金產品均有驕人的升幅,基金規模進一步增大,基金公司的業績相應也有改觀,并且不斷有新的基金公司成立,分享股市的財富。放眼其他的金融題材,銀行紛紛改制上市受到熱捧,證券公司紛紛醞釀借殼及被上市公司爭搶股權,基金管理公司是否也會受到如此程度的關注呢? 據可以統計到的數據,在57家基金公司中,有19家上市公司參股其中的15家基金公司,而這一數據相對于處于熊市的2004年,增幅并不明顯,而且大部分股權結構也并沒有發生明顯變化,這是否說明牛市中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權收益并未受到市場過多的關注? 有業內人士表示,其實基金公司是有著良好業績預期的企業,在紅火的股市里更應該被看好,而之所以沒有出現太多股權的變化,可能是因為并沒有太大的股權賣方市場,已經持有基金管理公司股權的公司,他們或許不愿意輕易放棄這個“香餑餑”。 基金公司業績分化 基金公司業績與基金產品業績是不同的。基金公司收入主要來源于管理基金資產所產生的管理費收入所得,因此旗下基金越多,管理規模越大,基金公司的收入也就越多。上市公司參股基金公司獲得的股權收益就是由基金公司的業績所決定的。 據本報信息部統計,2005年共計有48家基金管理公司公布管理費收入,總計達到41.63億元,而2006公布的53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費收入總額達到56.97億元,比2005年增加了36.9%,除去新增加了5家基金公司,平均值也增加了33.3%。但在有兩年數據的48家公司中,管理費增加的有30家,而降低的也有18家,仍然顯示了兩極分化的趨勢。 上市公司參股的基金公司同樣是兩極分化。除去一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外,在19家上市公司直接參股的14家基金管理公司中,有8家管理費收入上漲,而同時也有6家管理費收入下跌,升降比為4:3,上市公司難以享受到的基金管理公司股權收益仍是苦樂不均。 此外,有些老的基金公司也令持股的上市公司有苦難言。如2004年11月8日成立的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為,其中漳澤電力出資2600萬,占注冊資本的26%,但天弘基金公司從2004年成立到2006年,歷年虧損額分別為591萬元、1544萬元、596萬元。截至2006年12月31日,漳澤電力在天弘基金原本2600萬元的初始投資成本已經降至1890.15萬元。同時,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底天弘基金的業績開始轉好。 據了解,近日歸于招商銀行旗下的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業績也令人擔憂。招商基金公司于2006年就虧損6891萬元,是2006年虧損額最嚴重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但分析人士普遍看好這次收購,認為此舉順應了金融業混業經營的潮流,有利于招商銀行開展業務創新和多元化經營,從而可以分散風險,增強招商銀行的競爭力。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