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私募基金踏足主流投資圈 應加強法規監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 11:13 中國產經新聞
本報記者 雷海超報道 隨著牛市行情進一步展開,私募基金正如雨后春筍般覺醒,深圳在今年1季度就有15只私募基金采用信托的方式入市。早在4月4日,就有“深國投·萬利富達”,“深國投·尚誠”,“深國投·明達3期”,“深國投·景林豐收”4只私募信托基金公告成立。 私募基金力量正積極踏足主流投資圈,并成為主流投資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積極踏足主流投資圈 私募基金伴隨著中國的股市一起成長起來,經歷了中國股市的大起大落,盡管在經營中存在著一些不規范的地方,但是它們完全是由市場需求而自發“成長”起來的,其頑強的生命力令人側目。 隨著2006年中國股市進入牛市行情以來,私募基金也進入其高速發展的時期,并且積極地開始進入主流投資圈,成為影響中國股市的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據有關人員測算,目前我國私募基金總規模超過1萬億元,占滬深股市市值約8%。而在一年多前業內粗略估計的數字還在5000億至7000億。私募基金靈活的操作手法和成功的運作水平為投資者帶來較大的投資機會,和公募基金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同,私募基金這方面的要求低得多,加之政府監管也相應比較寬松,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資更具隱蔽性,運作也更為靈活,相應獲得高收益回報的機會也更大。 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在2006年“國際金融架構和新興市場中的金融監管國際研討會”上表示,設立公司型的私募基金有利于對我國市場的管理,用股本方式投資未上市公司股權,對創新型企業的發展也是十分有利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用自己的錢去投資、自己承擔風險是財產權的實現方式。美國之所以能成為成功的創新型國家,是因為有發達的資本體系,其中擁有大量的私募基金,美國對私募基金的管理主要是對投資人數的限制和對投資者財產量的限制。 應加強法規監管 吳曉靈在出席“2006(中國)銀行家論壇”時指出,私募基金有證券投資基金和股權投資基金兩種,特別要關注對沖基金對私募基金發展的作用。在風險防范方面,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因為高風險性可能波及二級市場,有一定的外部性。從監管角度來看,應當注意在法規中限定投資人資格,并采取適當方式對大額交易進行監管。 管理層對私募基金的監管目標應是:減少外部性,保護公眾利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場效率。 日前,針對杭蕭鋼構344億合同事件和股價異動情況,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官員表示,一旦發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將堅決查處,決不手軟。此輪炒作的主力據說是私募基金,他們主要是通過對績差題材股的不斷炒作獲利。私募基金的手法很靈活,幾天中的換手率非常高,在操作中有一些不規范的行為,存在較大道德風險。所以,對于私募基金的監管將成為證監會的一個重點。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