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基民和基金公司矛盾加劇 如何應對大面積贖回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 15:02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孫健芳 袁金秋 申興北京、深圳報道 “該來的時候不來,不該走的時候走了。”基金公司老總面對基民的短炒顯得有些無奈。 2月27日,滬深股指大幅下挫,基金大規模贖回之聲再度流傳。傳言背后是基金投資者短期操作和基金長期投資理念上的錯位,而在基民飛速擴張的今天,這一錯位總是令股市攀上高點后顯得更加岌岌可危。 基民和基金公司矛盾加劇 基金公司仍在基金投資者的短線操作和基金長期投資的矛盾間游離,矛盾經常因為市場的大幅震蕩被引發。 2月27日,滬深股市再次爆發罕見的“大地震”,上證指數暴跌268.81點,跌幅達到8.84%,深證成指暴跌797.88點,跌幅為9.29%,此次大跌被興業證券張憶東類比為美國1987年10月19日“惡搞式”股災。 每次股市“地震”之前基金都提前發出預兆。 2月26日,基金重倉股提前大幅下挫,基金重倉的金融、商品飲料、交通運輸等板塊龍頭個股率先回調,其中滬東重機、山西汾酒、保利地產還進入了上交所“有價格漲跌幅限制的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達到7%的前三只證券”的名單。 股市“地震”之時基金遂成為放大器。 2月27日,大盤指數在開盤上沖之后快速下跌,當天逾900只個股跌停,而基金四季報重倉持有的281只股票平均跌幅達8.94%,當天封于跌停板的有194只,其中被眾多基金集中持有招商銀行、萬科、民生銀行、貴州茅臺、中國石化當日跌幅分別達到8.96% 、9.97% 、9.98% 、9.67% 、10.01%。 股市暴跌關口,基金贖回總是應聲而起。 這次也不例外! “的確,贖回在發生,節前每天是2000-3000萬,現在有4000-5000萬,但總體不是很多,”廣發基金市場部陳劍峰說,他認為此次基金申購、贖回比較穩定是因為公司已有一段時間沒有發行新基金,公司客戶比較穩定。 但一些剛發行過基金的公司就表示,大跌那天凈贖回挺多的,尤其新發基金贖回得厲害,據了解2006年12月份發行的一只大基金一天凈贖回達到20多億。 也有基金公司表示,贖回突然放大是因為節前很多基金公司已經接到贖回申請,投資者只是選擇2月27日市場大跌時賣出。 2月27日基金突發贖回與1月31日贖回風波相似,原因都是股指快速下跌所致。 這次,基金公司同樣開始擔心,“雖然2月27日沒有出現異常贖回,但是之后幾天會不會有大額贖回,還是非常令人擔心的。”一位基金經理說。 “若持續下調,投資者必然會恐慌,大規模贖回是可能的。”天治核心成長基金基金經理余明元分析。 慶幸的是,2月28日股市反彈。 雖然短線危機被解除,但基金投資者短期投資和基金長期投資矛盾卻在積累并加深。 2006年基金業擴張加速,當年新發基金規模為3907億,超過過去四年新基金發行總和,現在基金資產總規模已經超過10000億。“但基金投資者的行為沒有改變,基民對基金持有高回報預期,喜歡‘炒’基金和‘追漲殺跌’,”一位資深的券商分析師說,“在日趨敏感的市場點位、頻繁傳出的利空消息背景下,基民的行為加劇了市場風險。” “基民‘炒’短行為導致基金管理上非正常的增減倉位,而那些好的股票拋掉之后,不僅當時的成長沒有享受到,而且之后資金充裕了也很難再獲得當時的價位,”一位基金經理抱怨,“結果基金錯失了投資良機,持有者難以獲得穩定的優質回報,本來秉持價值投資理念的基金經理反而被基民牽著鼻子走。” 而且,每次大規模基金贖回如果持續,都演變成股市的崩盤危機。因為基金贖回繼續,基金會持續被動調倉,更多資金搶先于基金逃出市場,市場就會繼續下跌。 但是,規模擴增帶來高額管理費的誘惑難以抵擋,基金公司在規模擴張和基民短線投資者的矛盾中尋找平衡。 如何應對贖回 目前基金業應對大規模贖回手段主要依靠政府的調控。 1月31日大規模贖回被及時遏制是因為政府伸出調控之手,在贖回持續5天后,2月6日中國證監會公布5只新基金獲批發行,市場恢復了信心,基金業凈贖回變成了凈申購,也帶來股市的反轉。 2月27日贖回停止是2月28日股指的反轉,“我們認為持續下跌的可能性非常小,跌到合理的價值區間后,很多資金會主動入場。所以持續下跌既然可能性不大的話,危害自然也就不大。”天治基金的余明元說。 事實上,雖然遭遇過多次贖回,國內基金業應對大規模贖回仍沒做好充分準備,在2月27日,一些準備分紅的基金因為市場突然下跌取消了分紅,多數基金因為贖回被動調倉而導致凈值受損。 信達澳銀董事長認為,未來基金業應對贖回應該采取兩種手段,“首先應該進行技術控制。” “一是要保持組合的流動性,在投資品種的選擇上也要考慮流動性;二是面臨大規模贖回的時候,基金經理也可以有一些技巧,如賣出債券,考慮提高股票倉位,運用得好也可能導致基金業績更好。”信達澳銀投資總監曾昭雄說。 但更多基金公司表示,基金業應該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 此前,很多業內人士擔憂,投資者的資金盲目涌入,基金發行不斷創造神話,這將給基民贖回風暴埋下伏筆。“其實基金投資與基民贖回之間的矛盾存在是很正常的,不僅在中國基金業這種新興市場中存在,在國際成熟的市場中也同樣存在。這種矛盾并非壞事,尤其是在市場波動中,更能使矛盾凸現,進而促進市場向好的方向發展。”信誠基金副總張嘉賓認為。 “雖然暴跌是我們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但事實上它成為了一堂生動的投資者教育課,可以使投資者更快的調整心理,了解基金投資的目的和預期,不再把基金作為博取短期收益的工具。尤其是那些使用抵押貸款等方式融資來追逐基金的投資者,他們將因為市場大跌而重新審視其中的風險,調整過度投機的行為。”大成基金副總周一烽說。 張嘉賓認為這一輪基金熱銷正是一個契機,它敲開了中國投資者的家庭理財之門,使更多的人關注基金、了解基金。雖然短期內部分基民對基金缺乏全面了解,蘊藏了一定的風險,但是在暴跌市況中,這些新基民可以改變先前不合理的預期,調整對基金的認識,把基金作為家庭中長期理財的一個配置。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