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牛市到來 看基金策略變個樣兒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 05:36 中國證券報
春耕 毫無疑問,當前的A股市場已經逐步擺脫長達五年之久的熊市低迷期,而正在逐步進入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新階段。年初至今,基金整體高達60%-70%的業績表現宛如一劑強心劑,給低迷已久的A股市場帶來了全新的財富效應;而全流通之后上市公司股價上漲將帶來更廣度的財富效應,則無疑會持續地給整體A股市場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牛市已經到來,基金投資策略如何轉變才能適應新的A股市場?這或許是困擾在諸多基金管理人內心最迫切的轉變。 低換手率還是高換手率 2006 年上半年以來,基金整體的股票周轉率顯著提高,股票周轉率加權平均值從2005 年下半年的229% 上升到2006 年上半年的395%。隨著股市行情的火爆,不少基金開始頻頻追逐新出現的市場熱點,以求最大程度地參與市場出現的每一次獲利機會,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基金的股票周轉速度,今年基金排名靠前的基金品種中不少屬于那些風格兇悍,操作靈活的基金。那么,基金在牛市中的最佳操作策略是否就是不斷換手呢?筆者認為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牛市格局決定了市場存在豐富的投資機會,在有限的資金推動下,板塊輪動特征往往比熊市更加明顯。因此,基金經理采取一定程度的輪換操作有其合理性。如果操作得當,甚至有可能獲得數倍于指數的超額收益。在基金短期業績排名的壓力下,這種策略也極容易得到市場認可。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看,該策略在能夠創造數倍超額收益的同時,若機會把握不當,喪失投資機會,則亦可能產生遠遠低于指數的收益。 其次,從牛市行情的長期演繹格局來看,其主流品種累計漲幅往往也相當驚人,對于那些善于“守倉”的投資者來說,雖然短期業績排名可能會落后,但只要看準股票,長線持有,幾年下來未必比那些反復換手的基金經理差。最關鍵的是守倉長線品種面臨的投資風險最小,一般情況下落后指數的概率很低,而在牛市階段持續戰勝指數確實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只要給予一定的時間,守倉型策略卻可以較為輕易地做到這一點。而那些持續換倉的基金經理則很可能要么做得極好,要么極差,整體而言戰勝指數的概率反而更低一些。 估值提升還是業績推動 在牛市階段,估值標準的放松,使得上市公司估值提升的空間無限擴大。彼得·林奇曾經說,在牛市中若找到PEG小于1的股票,只管放心去買。而在全流通之后,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和利潤釋放的空間完全打開,這意味著許多上市公司的增長率將很可能遠遠超過市場預期。對于穩定或者高速增長的實業公司而言,30%以上的增長已經罕見,因此在熊市中給予30倍的PE已經達到極限。但是,在牛市階段,對于種種超常規發展的公司來說,50%、100%甚至300%的業績增長也不算稀奇,那么又該如何對其進行估值? 基金經理們對待茅臺和中信證券的操作,顯著地反映出了這種投資分歧。茅臺按照自身的增長率,其當前的市盈率水平已經不便宜;但是中信證券若按照未來業績爆發性增長的趨勢,當前的估值仍然具有想象空間。因此,在牛市階段,多數基金經理更加關注估值提升,而會弱化熊市階段的業績推動因素。這就意味著牛市需要具備想象力的基金經理,而習慣于反復精推細算的基金經理可能在熊市避免了資金虧損,但在牛市也可能喪失了參與泡沫制造的機會,這對其短期業績的考驗壓力無疑也是巨大的。 價值型投資者多數不喜歡牛市,因為其帶來了過高的價格和隨后的泡沫。但是,對于成長性投資者來說,牛市塑造了成長股估值提升的最佳環境,盡管泡沫可能滋生,但是長期而言我們都將死去,誰又會在乎遙遠未來泡沫破滅的恐懼呢?至少在當前市場估值仍然十分合理的今天,在一個我國經濟仍然將持續高增長5%-10%的今天,或許做一個泡沫制造者更是種發展趨勢,畢竟高風險所帶來的高收益,對于當前我國正在加速形成的財富階層而言,是其又一次實現財富再分配的絕好機會。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