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查詢:

監管層謀建退出機制基金業洗牌在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3日 00:45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郭曉婧 北京報道

  成立已8年、資產規模達5000多億元的基金行業,或將面臨一場大洗牌。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監管層正在籌謀基金公司的退出機制,大致框架已經形成。

  退出機制

  據悉,有關討論意見稿認為,基金管理公司應當保持良好的財務狀況,滿足公司運營和風險防范的需要,其中凈資產和流動資產要保持最低要求的標準。基金公司財務狀況惡化,應及時公布。

  其中凈資產下限為4000萬元,而流動資產的下限則要求達到2000萬。這一限定將事關部分基金公司生死,尤其隨著部分基金管理公司財務狀況的持續惡化,這一問題將會越來越棘手。

  一般來說,當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宣布退出時,監管部門主導介入,為基金財產指定臨時基金管理人,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比照整頓券商的規定,派出工作小組對基金的登記和基金管理業務的轉移實施協調和監督。同時還要指定會計師事務所對基金財產進行

審計并公告審計結果。在原基金管理公司退出后,在6個內,基金托管人要組織召開持有人大會,由持有人選擇新的基金管理人。

  銀河證券基金分析師胡立峰說,個別基金管理公司喪失基金管理資格退出后,面臨一系列的技術問題,由于涉及持有人切身利益,牽一發而動全身。

  基金公司退出原因有多種,其一,財務狀況惡化,喪失持續營運能力。其二,違規損害持有人利益而被罰以巨額賠償,導致基金管理公司凈資產大量減少,財務狀況惡化,喪失持續營運能力。其三,重大違規,直接被監管部門取消基金管理資格。其四,是基金公司合并,例如近期媒體廣泛報道的華夏基金公司和中信基金公司的情況。

  胡立峰表示,國內基金管理公司退出機制實施第一例,最有可能的是因為基金公司之間的合并。

  生存難題

  在基金業的繁榮背后,隱患重重。尤其對一些中小基金公司來說,既要開展業務又要控制成本,經營的艱辛不言而喻。

  按照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統計,截至2006年6月30日,規模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是南方,南方的管理規模是446.7億元,如果加上社保基金組合和

企業年金,大約有700億元。個別基金豪門的生存方式,遮蓋了中小基金公司的生存難題。

  某些規模較小的基金管理公司一年的管理費收入很少,入不敷出。從一些基金公司的大股東上市公司的年報中可以窺見基金公司的生存狀況。例如,成立于2002年的金鷹基金在2004年之前的凈資產縮水額高達4230萬,平均年縮水達到2160萬;在加大了成本控制之后的2005年,該基金公司的凈資產減少額仍達到了700多萬。

  今年,一些基金公司還面臨一項新的支出。二季度,

貨幣基金的集中贖回潮讓一些基金公司損失慘重。一些基金公司甚至為此支付了上千萬的代價。另外,違規也足以對基金公司造成傷筋動骨的沖擊。

  生存難題之下,何談基金公司的持續運營。消息人士表示,“水電費、租金、人工費,這些由誰來支付。如果基本的持續運營都沒有,如何做投資。只能指定一個臨時的基金管理公司接手。”

  那么,基金管理公司因為財務狀況惡化退出后,基金產品和持有人的利益如何保護?胡立峰介紹說,證券投資基金法明確規定,“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依照本法和基金合同的約定,履行受托職責。”因此在基金管理人因為財務狀況惡化喪失持續營運條件時,基金托管人的受托職責就更為重要了。

  胡立峰對退出機制表示樂觀,極個別基金公司的退出,既是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也給現有的基金公司敲響警種。現有的基金管理公司一方面要設立風險準備金提取機制,另一方面基金管理公司要建立發展基金,從管理費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發展基金,由董事會管理,以便在生存困難時應急。基金管理公司是一個法人,董事會應切實承擔起職責。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