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大盤藍籌股上漲是QFII為股指期貨預設的陰謀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 10:57 金時網·金融時報
記者 徐紹峰 藍籌股的上漲,讓上證綜指很快沖過千七、逼近前期高點。但人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這可能是QFII操縱現貨的一次試盤和演練,也可能是QFII為下一步做空A股指數拉出空間。一切的一切似 乎正在昭示,這可能是一波僅僅讓指數空漲的QFII“陰謀”。 從9月11日中國銀行燃起大盤股上漲的星星之火,到周二全體飄紅,然后是一浪高過一浪的群體上沖,上周最令人矚目的是一直被市場遺棄的藍籌股的全面崛起。 藍籌股的上漲,讓上證綜指很快沖過千七、逼近前期高點。但指數上漲并未讓多數股票分享到喜悅,這種“二八現象”在以往不足為怪,但出現在當前卻必須引起市場各方高度關注。人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這波藍籌股上漲的時點是在新華富時A50股指期貨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之后,并且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9月8日掛牌只相隔了一個大周末的時間。這不是巧合,一切的一切似乎正在昭示,這可能是一波僅僅讓指數空漲的QFII“陰謀”。 首先,大盤藍籌股的突然崛起,可能是QFII操縱現貨的一次試盤和演練。半年報顯示,為了操縱現貨,QFII早早布局藍籌股,G寶鋼已成為QFII的第一重倉股,G長電也被其新近增倉了522萬股,發行H股的G招行更是成了QFII爭奪的首選。中國銀行、中國國航、大秦鐵路上市后,因為未公布流通股十大股東的資料,目前尚難斷定QFII的持股情況。但從股指期貨的操作慣例看,要想在股指期貨上賺大錢,必須擁有相當數量的現貨話語權。中國銀行、中國國航、大秦鐵路等權重巨大的新藍籌股,上市后屢遭短視的國內機構投資者的拋棄,股價“跌跌”不休,而這樣的下跌其實為QFII吃進大量低廉籌碼創造了良機。以往的教訓如今依然重演,中國國航的拔地而起、直奔漲停,不僅教訓了自作聰明放棄認購中國國航的機構,而且國內機構踏空后的倉皇回補、為了股指期貨話語權而拼命高價搶籌,或許又讓QFII重溫了此前千點附近吃貨、千七附近出貨的幸福感覺。無法揣測中國國航遭遇國內機構投資者冷遇而不得不縮減發行規模時,不動聲色的QFII在想什么,但國航上市后低估的價值以及如今迅速下跌的油價,研究力量雄厚的QFII不會沒有看到。“人棄我取”的QFII,若如前所述低價吸籌,則如今輕松拉抬手中的現貨,即可演練暴利是如何輕松取得的神話。 其次,拉抬大盤股,推高股指,也可能是QFII為下一步做空A股指數拉出空間。我們知道,股指期貨交易具有低交易成本、低保證金、高財務杠桿、現金交割以及更能掌握股指整體走勢等特點,國際投行一般是操縱現貨,然后在期貨市場攫取暴利。目前國內沒有股指期貨,國內機構無法利用股指期貨套利或套期保值;國外有新華富時A50股指期貨,但國內機構投資者無法參與,而QFII可以。現在,滬深300股指期貨何時推出不得而知,國內機構雖有搶奪權重股籌碼的沖動,但并不迫切,畢竟有的是時間,工行上市后可從容吸納。但QFII不同,他有搶籌并做高A50指數股的強烈沖動。因為A50股指期貨上市后,交易雖不活躍,但已足夠QFII在現貨與期貨間為套利而小試牛刀了。從經驗角度看,各國指數期貨推出并運行一段時間后,股市都會出現一次中級或更大規模的振蕩。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推出S&P500股指期貨交易后的1983年下半年,美國股市高科技股和新股泡沫破裂,S&P500指數短期內下破近15%,相當多的科技股及新股更在一年內下挫80%以上;1988年9月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TSE)和大阪證券交易所(OSE)分別推出東證股指期貨和日經225指數期貨,1990年1月,日本股市轉入大熊市,一年半內跌幅超過60%;1986年5月,香港期交所推出恒生指數期貨,1987年10月港股出現大型股災。現在,QFII可以有恃無恐地先做多A股指數,因為一方面這些大盤藍籌股跌無可跌,價值低估,有做多的空間;另一方面,管理層也希望在工行上市前大盤股能走強,帶動人氣,確保工行平穩上市。另外,目前流動性充足、人民幣升值預期依然強烈、8月份金融統計數據溫和,做多大盤藍籌股有基本面支持。聰明的QFII完全可以在目前通過拉抬現貨,既在現貨市場得利,又可以做多股指期貨,在期貨市場上賺一把。但做多的理由是可以改變的,只要股指被推到相當高度,大盤股價值低估的優勢就沒了。此時經濟增長放緩、央行貨幣政策收緊、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等“利空”,都可以被QFII刻意放大,變成做空A股的利器。而QFII不會看不到上述“經驗”揭示的巨大做空空間,以及其間蘊藏的暴利機會。 最后,做多大盤藍籌股,特別是構成A50的銀行股,如招行、民生等,或許也是QFII干擾工行平穩登陸的一次“良苦用心”。看起來,當前的銀行股上漲是為了工行上市營造氛圍。但必須注意的是,銀行股板塊啟動過早,當前的銀行股急漲,實際上已經為10月份的調整埋下了伏筆。若彼時銀行板塊被做空,則對工行的平穩著陸是不利的。 或許有人認為這是杞人憂天或捕風捉影,但融入世界的中國金融市場必須在防范金融危機,特別是對別有用心的機構蓄意操縱市場、制造或放大金融風險的資金流動和布局,未雨綢繆,及早應對。香港1997年的港元保衛戰已經告訴人們,逐利的資本是血腥的,金融市場不相信眼淚。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