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人民幣匯率破6在即 匯兌導致中國遠洋巨虧

2013年10月31日 11:49  時代周報 

  近三個月來,隨著美元與日元不斷貶值,以及當下美國聯邦政府“停工”等事件影響,人民幣匯率一直在“掙扎”中上升,加之以往的巨額外匯儲備,以及借道不真實假貿易,而趁虛而入的熱錢,目前人民幣匯率正像一個熱氣球迅速膨脹。

  正如知名財經評論者葉檀[微博]所言:類似于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前的格局逐漸形成,中國熱錢增加,企業短期負債增加,社會融資總量增加,而企業盈利前景每況愈下。

  那么,究竟人民幣升值的原因是什么,升值壓力會持續多久,是否會對中國金融穩定產生持續性的影響?但我們最關心的是,人民幣升值,對包括金融、家電、運輸等與人民幣匯率直接相關的企業將產生什么沖擊?一方面,進口原材料成本下降,但另一方面,企業出口能力受挫,而匯兌也會導致損失,升值是一把雙面劍。

  [原因]匯率破6在即

  本報記者 陸玲 發自北京

  截至10月30日,從6.12、6.11、6.10、6.09到6.08,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行情可謂一路勢如破竹。要破6了嗎?眼看著5時代似乎近在咫尺,經濟學家和分析師們大呼意外。

  人民幣升值的動力何在,這些動力能否持續,未來前景如何,人民幣匯率的運行方向和格局又將如何演變?在當前適逢國內經濟增速下降,系統性改革有望加速,而海外經濟又面臨變數之際,人民幣匯率何去何從,中國經濟能夠承受不斷升值的壓力嗎? 

  明年升值壓力或緩解

  美元貶值,我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人民幣似乎有足夠升值的理由。分析認為,美國就業數據的糟糕表現,使得市場預期美聯儲縮減QE的計劃很可能拖延至明年第二季度,這也就意味著美元很難在短期內出現強勢反彈,而低位盤整的可能性較大。因此,美元的疲軟勢必會導致人民幣對美元的明顯升值。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復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回升至7.8%,前三季度增速為7.7%,好于7.5%的政府預期目標。同時,市場普遍預計,中國第四季度GDP增速仍將維持回升態勢。與新興市場相比,人民幣資產被國際投資者視為“避風港”。

  央行最近公布的外匯占款數據顯示,跨境資金仍在大規模流入中國,這也加大了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壓力。9月末,國內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余額升至27.52萬億元,新增外匯占款1264億元,刷新了5月以來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增加額單月新高。而第三季度中國外匯儲備激增1600多億美元,至3.66萬億美元,遠遠超過市場預期。

  在人民幣對美元連創新高之后,年內的升值幅度已經達到2.4%。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趨勢仍將持續,甚至有可能延續至明年第一季度。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預計,年內人民幣將會維持升值趨勢,四季度即期匯率將在6.05-6.10區間內浮動,而國家政策層面目前應該不會出臺涉及匯率的重大制度安排。進入明年,預計人民幣大概率仍將維持緩慢升值勢頭,但雙向波動壓力將較今年更為明顯,貨幣政策當局將會力求維持匯率保持有序穩定。

  在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微博]看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經連續升值了8年,其間大概只有半年時間是處于一個不太明顯的貶值狀態,而同時世界經濟則經歷了兩輪上揚三輪下滑這樣5個波段,人民幣的升值已經不具有可持續性。”

  興業銀行資深金融分析師蔣舒預計,隨著明年美國國內局勢的發展以及美國退出QE的進程開啟,將有效拉升美元指數,有助于緩解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人民幣應發揮更大作用

  “一種處于國際化進程中的貨幣不可能出現大幅貶值,所以人民幣的升值從這個角度來講是順理成章的。”長江商學院副院長劉勁如此認為。

  畢竟,人民幣正值國際化加速通道上,上海自貿區鋪路人民幣國際化,RQFII試點擴至新加坡,中國央行與歐洲央行簽署規模為3500億元人民幣(450億歐元)的中歐雙邊本幣互換協議,這是我國央行與全球第二大貨幣當局簽訂本幣互換協議,香港建議取消人民幣兌換上限等,這一切都在凸顯出人民幣國際地位的進一步增強。

  中國經濟能夠承受不斷升值的壓力嗎?人民幣升值預期升溫已引發外匯遠期市場軒然大波。企業和銀行紛紛拋售遠期美元頭寸,整個市場彌漫著恐慌的氣氛。低端制造業企業的破產與倒閉時有發生;出口企業早已經開始怨聲載道。

  “當前人民幣剛剛進入強勢時代,作為全球主要交易貨幣,人民幣自主發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意義很大。”在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微博]教授看來,金融改革應率先加快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轉變對外開放模式,由出口和吸收外資為主轉向進口和出口、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并重,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

  丁志杰強調,如果國內利率市場化改革“單兵突進”,而不率先或同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打破人民幣貨幣發行體制美元化的困局,那么即便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人民幣利率和利差高企的局面也并不會改變,各項金融改革需循序漸進、協調配合。

  “中國目前缺少系統的人民幣國際化戰略。如果能通過政治、外交等戰略推動人民幣走向世界,在升值前和升值過程中調整本國外匯儲備結構,促使中國企業進出口貿易使用人民幣結算,那么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就會減少負面影響,避免國家持有的外匯資產大幅貶值。”滕泰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在滕泰看來,只要決策者依照當時的決策背景采取了正確的財富戰略,那么本國完全可以借助本幣升值的機會崛起為財富大國,使本國國民長期獲利。“如果中國再不盡快建立系統的國家財富戰略,不僅國內目前積累起來的3.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將繼續被不斷地蠶食,甚至中國的環境資源、勞動力資源、居民儲蓄資源等還將通過金融這種隱蔽的方式持續流失。”

  [受損]中國遠洋巨虧10億

  本報記者 盛瀟嵐 發自上海

  利率市場化下的貨幣基金之戰正酣。進入十月,人民幣像脫韁的野馬加速升值,連續4次創新高,兌美元匯率一度逼近“5時代”。

  對于海運巨頭中國遠洋來說,這顯然不是個好消息。“中遠大部分收入來自海外,幾乎都用美元結算,人民幣升值帶來匯兌損失是不可避免的。”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對于持續低迷的航運業,人民幣升值可謂雪上加霜。

  去年前三個季度,匯率升值曾造成中國遠洋公司匯兌損失1.33億,而在2011年同期匯兌收益4.65億元,財務費用因此增加了5.98億元。而在同期中國遠洋凈利潤虧損64億元,這筆財務費用無疑是其凈利潤的一大殺手。

  今年,人民幣升值又迎來了一波強勁的升值,是否也將對這家企業造成同樣的影響?中國遠洋方面表示,“今年三季報會在30日晚上公布,數據上應該會有直觀的體現。”

  匯兌導致利潤受損

  對出口導向型企業而言,人民幣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較為明顯。其中,中國遠洋等航運業所受影響較大。

  一位航運業內人士指出,航運企業在持有外幣資產和負債期間,人民幣升值,一方面將使以人民幣計帳的外幣貨幣性資產縮水,資產總額下降,財務費用增加,減少當期的凈利潤,另一方面將使人民幣計帳的外幣負債縮水,造成負債總額下降,產生外幣負債匯兌收益。

  中國遠洋相關負責人孟祥軍對記者表示,“目前公司三季報很快會發布,我們還沒有相關的數據。30日晚上我們的三季報會公布,到時候數據上應該會有直觀的體現。”

  業內人士認為,對航運業,特別是海運業而言,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出現衰退風險的背景下,人民幣升值將進一步加劇國內航運公司的經營難度。由于人民幣升值在理論上會打壓外圍經濟體對國內出口產品的需求,因此位于產業鏈下游的集裝箱運輸業難免受到沖擊。由于海運業是資本密集型和相對勞動密集型的行業,資產周轉率低,船舶折舊費和人工費用是最主要的運輸成本項目之一,人民幣升值,由于其固定性和剛性的特性,無疑加大了以外幣計算的營運成本,航運企業的競爭力下降。

  “雪上加霜”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人民幣升值對國內出口型企業的影響不大。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微博]認為,人民幣的微調是正常的市場現象,由于沒有劇烈的波動,所以它對出口企業的影響應該不大。“人民幣近期的升值對外貿的影響并不大。” 

  湘財證券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金嘉欣對記者表示,“人民幣升值應該說是持續性的,其實影響不是太明顯,航運現在主要看的還是供給和需求,單純的看匯率升值的問題我覺得是偏離了研究的方向。”

  金嘉欣認為,“航運業目前供需是失衡的,供遠大于求的,我們覺得這個行業低迷的時間可能會持續更長的時間。”

  “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匯率已經很難去直接影響企業的業績,僅有的一點影響也很少,人民幣升值早已不是航運業低迷的主要因素。”金進一步稱。

  國泰君安一位研究員也表示,“匯率波動在行業好的時候是‘錦上添花’,行業不好的環境下是‘雪上加霜’。”

  中國遠洋半年報顯示,2013 年上半年,中國遠洋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虧損9.90億元,去年同期虧損48.71億元,虧損額同比減少79.68%。

  對于大幅的減虧,中國遠洋指出,由于國際航運市場供需失衡仍無實質改善,集裝箱、干散貨航運市場持續低迷,運價同比下滑并處于低位,導致中國遠洋業績仍為虧損。但通過出售中遠物流和中遠集裝箱工業有限公司股權,以及公司在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努力,業績同比實現較大幅度減虧。

  結算成本難抵收入銳減

  其實,中遠主要從事遠洋運輸,人民幣升值將導致折算人民幣的美元收入降低,而租船費用和海外加油等費用支出也都是通過美元結算,人民幣升值也可使折算人民幣的成本降低。

  業內人士指出,要測算人民幣升值對公司的影響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需要根據美元資產、債務以及燃油成本、造船成本所占比例來綜合分析。 而如何應對行業低迷等不利因素,中國遠洋也做了多項舉措來應對,比如在成本控制方面。

  上半年,集裝箱航運業務在運量同比增長8.7%的情況下,消耗燃油量同比下降4.5%;干散貨航運業務在運量減少3.5%的情況下,消耗燃油量同比下降15.9%。而公司的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位航運業內人士表示,“人民幣升值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但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成本下降(如船用燃料成本、港口使用費)無法抵消收入的減少。”

  中國遠洋表示,行業方面,總體不容樂觀,“低迷、不確定”的困難局面在短時期內難有根本性改觀。下半年,中國遠洋要堅決實現航運主業的大幅減虧,多措施并舉,盡全力扭轉虧損局面。

  [工具]外匯期貨呼之欲出

  本報記者 蘇春梅 發自武漢

  目前,國際上流行的匯率對沖工具有外匯遠期合同、掉期和外匯期貨,但在我國的人民幣匯率衍生品目前只有遠期和掉期,而金融危機后,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也使得國內市場對外匯期貨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我國,企業可以通過遠期結售匯、保理業務和福費廷金融產品等規避匯率風險,但這些方式都有自身不足。所以更靈活、更具優勢的外匯期貨的推出則顯得極為迫切。

  外匯期貨市場滯后

  目前,我國對外匯的管理實行結售匯制度。業內人士也指出,結售匯存在不足:比如由于遠期協議需要尋找對手方,而且雙方的標的資產、數量、交割時間等都必須匹配,而這在現實中往往是很難滿足的,所以企業的尋找成本會增加。另外,由于遠期協議往往只有雙方參與,沒有第三方的監督,也沒有繳納任何保證金,存在較大的信用風險。

  “如果企業可以直接進入外匯期貨市場,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進入和退出交易,這就比結售匯省去了很多環節,同時能夠激發企業的主動風險防御意識。”一位從事期貨研究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利用外匯衍生品等金融衍生工具對沖風險,已成為國外企業日常的財務活動和普遍的金融現象。2006年8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人民幣期貨合約,香港交易所也于2012年9月推出了人民幣可交收貨幣期貨合約。

  相比之下,境內的外匯期貨市場建設則顯得滯后,至今尚未推出相關的合約品種。不過,2012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已將外匯期貨合約列入規劃。

  2012年我國與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貿易額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分別達到12.54%、14.13%和8.52%,因此業界建議國內盡早推出人民幣對美元、歐元和日元的外匯期貨合約,豐富企業對沖匯率風險的衍生工具,從而優化制造業對外貿易的金融環境,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但目前,國內期貨交易所還沒有開展外匯期貨交易,如果要運用外匯期貨進行套期保值,則需要通過一些諸如國內期貨公司在境外的營業部等代理開戶進行外盤期貨交易。

  如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開展有美元對人民幣的期貨交易,國內企業可以通過代理開戶在CME進行相關外匯期貨交易。但通過境外代理機構進行外盤外匯期貨交易,交易程序復雜、貨幣品種有限、交易費用很高。

  隨著匯率波動幅度的擴大,以及人民幣匯率單向變動向雙向變動的轉變,更多的國內企業有通過外匯期貨規避外匯風險的迫切需要。

  “有市場需求,但另一方面外匯期貨的推出對市場要求很高。目前,我國匯率政策仍受種種人為因素控制,另外,期貨市場發展歷史短,期貨人才儲備缺乏、經驗不足、金融衍生品市場法律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也需要改善。”上述人士稱。

  [受益]外資行匯兌損失慘重 工行調整業務結構規避風險 匯率波動 中資行擴張埋隱憂

  記者 胡秀 發自廣州

  人民幣升值態勢持續多年,在紡織、家電等行業叫苦不迭時,金融、旅游等行業暗中受益,而在外界看來,作為經營本幣的企業,銀行業自然是本幣升值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

  10月29日,工商銀行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人民幣升值提升了人民幣資金的吸引力,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規模以及相關的貿易融資得到發展;另外,人民幣升值還增加了企業的匯率風險管理需求和全球現金管理服務需求。

  在境內經營的銀行都普遍受惠于人民幣升值,東方證券銀行業資深分析師金麟表示,外資行的日子并不好過,受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影響,外資行中國區匯兌則損失慘重。而匯率走勢的不確定性,則為目前普遍受益的中資行埋下隱憂。

  中資行獲創新空間

  受益銀行有多少?“實際上,在境內經營的銀行普遍受惠。”10月29日,東方證券銀行業資深分析師金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對銀行業而言,人民幣升值的利好主要體現為銀行負債成本降低和銀行資產質量提高。金麟分析稱,如果人民幣升值是由資金內流推動的,那么對于銀行業而言,更容易獲得資金,這有利于降低銀行的負債成本。

  另外,如果同樣是由資金內流推動,那么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價格會有較快增長,這將有利于提高銀行抵押品的質量。

  不過,有券商分析師認為,重估銀行資產可以提高銀行股的估值中樞,但由于從資產價格增加到估值的提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短期之內這些利好很難顯現。

  “對于銀行而言,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是小幅的正面影響。”金麟同時稱。但可以看到的是,人民幣升值正在為銀行業的產品和業務的發展、創新提供更大的空間,加快了中資銀行的國際化進程。

  10月29日,工商銀行表示,人民幣升值提升了人民幣資金的吸引力,從該行的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規模以及相關貿易融資等的持續快速增長上,可以有所體現。工行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工行辦理的跨境人民幣業務量已超過1.5萬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6.7%。另外,2013年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授權工行新加坡分行擔任新加坡人民幣業務清算行,這是中國央行首次在中國以外的國家選定人民幣清算行。

  自5月27日新加坡人民幣業務清算行正式對外營業以來,截至目前,新加坡人民幣清算行業務量已過萬億元,清算網絡遍布31個國家和地區。 

  不過,在華外資行的日子卻并不好過。根據2012年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年報顯示,東亞中國全年凈利潤為12.85億,較上一年下降2.17%;營收45.7億,同下滑0.98%。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東亞中國自2009年來首次出現凈利潤下滑。對此,東亞銀行解釋稱,是因為受到國內宏觀經濟下滑、利率市場化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影響,東亞銀行中國區匯兌損失慘重。

  調整業務結構規避風險

  近日,當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更是一度突破6.08關口。外界猜測,人民幣升值將到達一個節點,是一路“破六”進入“5時代”,還是掉頭直下大幅貶值?在銀行業受益的同時,匯率走勢的不確定性將影響銀行的資產負債總額和結構、業務經營等,提高商業銀行的匯率風險,增加其風險管理壓力。

  金麟告訴記者,匯率風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折算匯率風險、交易風險和經濟風險,并非所有銀行都是人民幣升值的受益者。

  據記者了解,所謂折算匯率風險,是指由于匯率變動引起的外匯資本金折算為人民幣資本數額的變動;交易風險則指在銀行外匯買賣以及投資、貸款等中間業務的匯率風險;經濟風險,即通過影響企業或市場的成本、銷售數量和價格,引起銀行未來現金流的不確定性。

  金麟分析,對于海外業務比重較大、外幣資產過多的銀行而言,因為銀行要承受美元兌人民幣縮水帶來的折算風險,反而會受到人民幣升值的負面影響。

  另外,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型企業形成一定壓力,那么對于銀行而言,出口受損的行業將影響銀行的貸款質量。

  如何規避潛在的風險?結合人民幣匯率走勢,著力調整業務結構和外匯資產負債結構,合理控制外匯敞口規模和匯率風險,這是工商銀行給時代周報記者的回答。

  而為了沖抵人民幣升值的風險,一些銀行選擇出海尋找合適的境外金融機構進行兼并收購,境外資產規模和利潤增幅遠超銀行業總體水平。

  從資產規模看,工行境外機構增長迅速。從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看,截至2013年6月底,境外機構資產規模達到1822億美元,較年初增幅為12%。2013年上半年,該行境外機構實現稅前利潤10.7億美元,同比增幅為23.8%。同時,境外機構不良貸款率則保持在0.43%的低位。

  對此,金麟認為,銀行選擇去海外尋找境外機構兼并收購對于銀行而言是一個利好,因為收購價格相應降低了。但由于中國銀行目前普遍存在資本不足的問題,實際上沒有太多的資金用于境外收購,即使進行收購,對銀行的實質影響也是非常小的。

  [避險]格力借外匯遠期套保規避風險

  本報記者 盛瀟嵐 發自上海

  人民幣加速升值,“5時代”似乎已近在咫尺,而對于國內出口企業來說,利潤空間將進一步被擠壓。但業內人士認為,由于近幾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斷刷新紀錄,越來越多的廠商已經能夠泰然處之,而且積極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應對。

  10月28日,在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面前,格力電器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公司利用銀行金融工具,開展了外匯資金交易業務,以規避匯率和利率波動風險,減少外匯負債及進行成本鎖定,實現外匯資產的保值增值。

  人民幣升值的多重沖擊 

  眾所周知,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家電制造國,全世界半數以上的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主要家電產品都是“中國制造”。而人民幣升值則使得國內家電出口企業頗為“受傷”。

  “影響肯定有,最直接的匯兌損失以及降低價格優勢,但是因為最近幾年人民幣升值是常態,家電企業都慢慢適應了,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應對。”一位家電行業負責人認為,由于近幾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斷刷新紀錄,越來越多的廠商已經能夠泰然處之。

  家電行業巨頭之一的格力電器,其新出爐的三季報也向投資者交出了成績單。三季報顯示,201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78.11 億元,同比增長14.65%;實現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75.79 億元,同比增長42.13%。

  國金證券分析師黃挺認為,受8月天氣炎熱帶動,三季度收入增速提高:三季度公司收入增速達到21.8%,環比上半年增速提高了12.5%,預計原因主要為天氣炎熱帶動家用空調收入增速提高。此外,格力電器單季度毛利率高達33%。黃挺認為,原因主要來自于新冷年推出的新品提價、原材料價格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合并年初到報告期末現金流量表中,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明顯,報告期內金額為-3.1億元,而上期金額為0.98億元。

  但另一方面,黃挺表示,“受益于人民幣匯率上升,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和投資收益環比提高,分別達到5.9 億元、5.1 億元,對利潤貢獻高。”

  此外,人民幣升值對公司的財務支出也產生影響。長江證券分析師徐春指出,在人民幣升值使得匯兌損失增加背景下,格力電器三季度財務費用率上升0.59%。

  外匯遠期套保規避風險

  可以看出,人民幣升值對家電企業的影響涉及多方面。雖然人民幣升值將減少中國產品的價格優勢,受出口額和價格的雙重影響,收益會降低,但對企業業績的影響尚在可控制范圍內,并有多項措施來應對匯率波動。

  首先,為了應對人民幣升值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廠商會把匯率因素寫入合同,規避因為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其次,格力電器海外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張征虎表示,企業可以通過技術創新來規避各種壓力,“革新性產品漲價幅度可以較大,使我們脫離簡單的成本競爭。”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電器表示,公司利用銀行金融工具,開展了外匯資金交易業務,以規避匯率和利率波動風險,減少外匯負債及進行成本鎖定,實現外匯資產的保值增值。

  同時,為規避大宗原料價格大幅波動給公司原材料采購帶來的成本風險,公司開展了部分原材料的套期保值業務,根據期貨市場狀況適時鎖定材料成本,以此降低現貨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

  申銀萬國[微博]蔡雯娟表示,格力電器利用外匯遠期套保合約進行匯率風險規避,導致第三季度實現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1.48 億元,投資凈收益3.2 億元,合計較去年同期增加4.23 億元。

  其三季報顯示,除同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有效套期保值業務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以及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取得的投資收益為11.04億元。

  此外,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立海外子公司、直接出口、加速海外化進程。資料顯示,奧拓電子繼在香港設立分公司后,日前又公告稱,又設立了英國奧拓,推進該公司的國際化進程。

  再如蓉勝超微,該公司日前公告,以自有資金不超過1000萬港元在中國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而包括美的、格力等巨頭企業都開始建立海外生產基地,以降低人民幣升值影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 新聞廣西警察酒后槍殺懷孕店主一槍爆頭
  • 體育艾弗森正式宣布退役 西甲C羅3球皇馬7-3
  • 娛樂汪峰三亞拍戲章子怡相隨 開房纏綿三日夜
  • 財經傳農業部副部長受聘美國公司推廣轉基因
  • 科技美國男子HTC手機擋住歹徒子彈獲救(圖)
  • 博客李銀河:《小時代》狂賺數億令人絕望
  • 讀書揭秘:皇帝們最無恥的三大性革命
  • 教育逃離或堅守:奮斗的青年求北上廣一張床
  • 黃鳴:不喝酒的單子談不成嗎
  • 張庭賓:政府過度投資將引發金融危機
  • 肖磊:中國需要真正的做空者
  • 李羅力:中國經濟有多少個世界第一
  • 葉檀:談市場化之前先談信用
  • 陳虎:廢除國企官員行政級別的另解讀
  • 程國強:日本海外農業戰略的經驗啟示
  • 易鵬:李克強給創業者送禮
  • 江濡山:聚焦十八屆三中全會21個關詞
  • 金巖石:樓市非理性繁榮還將持續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