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特約記者 歐客 發自布魯塞爾
希臘選舉落幕,結果是贊成留在歐元區并接受歐洲救助協議的新民主黨及其盟友泛希社運獲得相對多數,可以組成新政府。此種結果,可以說皆大歡喜。
希臘人長吁一口氣,暫時沒有被迫退出歐元區的憂慮。獲勝的薩馬拉斯終于可以名正言順地組織政府,擺脫一個多月以來技術官僚 “看守政府”的“屈辱”。
甚至連位居第二的主要反對黨——極端左翼聯盟也很高興。此次選舉其獲得27%的選票,300個議會席位中斬獲71席。而5月份的選舉中,左翼聯盟僅獲得17%的選票。37歲的聯盟領袖齊普拉斯三年前還名不見經傳,連個議員都不是。但從今以后,齊普拉斯就成為希臘最大反對黨領袖,并不排除以后還有機會問鼎總理寶座。
最為歡喜的應該是歐元區各國及歐洲機構。一段時間以來,歐洲最為擔心的事莫過于希臘大選中堅持要“撕毀”救助協議的左翼聯盟獲勝。雖然,選前也有歐盟和德國官員表示,不管希臘哪個政黨上臺,歐洲都必須與之談判,但實際上大家都清楚,齊普拉斯一定是個難纏的對手,一旦要價太高,真有談判破裂的可能。而新民主黨的薩馬拉斯則基本認可救助協議,談判起來自然不會太費工夫。
世界其他各國也都松了一口氣。畢竟,希臘退出歐元區,后果將不堪設想。有人預計,希臘退出歐元區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可以用萬億歐元計。
各國使盡渾身解數左右大選
為了達成理想的目標,歐洲各國可謂“煞費苦心”,希望影響到大選結果。
首先,歐委會官員就通過媒體透露準備給希臘的“胡蘿卜”,一是降低希臘獲得救助貸款的利率;二是延長希臘救助貸款的償還期;三是通過歐洲投資銀行擴大對希臘的基礎設施投資。這些“胡蘿卜”對希臘的意義在于,讓希臘人放心,選舉支持救助協議的政黨沒有問題,歐洲并不會將他們逼到墻角,只要堅守承諾,歐洲也會“投桃報李”。
其次,在希臘大選前兩天,歐洲還與西方大國央行聯手救市,為希臘大選營造好的市場氛圍。6月14日,英國央行宣布,將斥資1000億英鎊,支持企業和購房者獲得相對便宜的貸款,以此拉動國內消費和經濟增長。英國央行行長還表示,不排除實施新的量化寬松政策的可能。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同時發聲,表示未來幾天將討論放松貨幣政策的問題。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也對希臘大選表示關注,并堅持低利率政策不變。
這些政策在市場上獲得良好回報。6月15日,即希臘大選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歐洲股市連續兩天大漲,希臘股市甚至在6月14日出現漲幅超過10%的奇跡。歐元對美元也大幅上調,達到1.27水平,比三周前的低點上升了3%。同時,大宗商品交易也趨于活躍,原油、黃金、銅都在6月15日實現上漲。一般認為,在重大不確定事件發生前的交易日,市場投資者會有“避險”情緒,擔心不確定事件的結果會造成市場下挫,而拋售手中籌碼,因此市場會下行。但從希臘選舉前周五的情況看,似乎投資者已經認定大選結果將對市場有利,因此沒有“避險”的必要。
希臘退出歐元區本來就是個“偽命題”,現在選舉結果出來,只是證偽而已。但是,退出危機過去,并不意味著希臘的危機就見到頭了,也不意味著歐債危機已經見到了轉機。
危機背后看不見的手
6月18日,當世界很多人都沉浸在希臘大選的喜悅中時,西方媒體傳來一系列關于西班牙的負面消息。一是西班牙國債收益率超過7%的警戒線,與德國國債收益率的差距達到歐元使用以來之新高;二是西班牙政府債務的違約保險費率升至6.07%,如果包括再投資利息,投資者已經損失了3.3%;三是西班牙央行公布,4月份西班牙銀行業總體壞賬率高達8.72%,為1994年以來最高;四是西班牙財政部公布數據,從去年12月到今年4月,外國投資者擁有西班牙國債的比重從52%降至38%,而西班牙國內投資者所占比重從16%上升至30%。五是倫敦一家投資銀行的主權債券分析師估計,西班牙在今后三年,除了已經申請的1000億歐元銀行救助外,還需要向歐洲請求3000億歐元以上的救助。
西班牙負面數據的集中出臺,給才興奮不多久的投資者一記“響亮的耳光”。市場股指沖高回落,歐元兌美元掉頭向下。
市場的戲劇性變化,令人目不暇接的同時,也讓人不得不開始懷疑,這一切背后,必有重大陰謀,那就是投機者有目的的炒作。
歐債危機爆發,從來就是炒作的結果。一般認為,歐洲重債國的財政赤字和債務比重相對公開透明。在成為問題之前,市場并不擔心,債務國還是可以照常從市場融資。但某一天,投機者一旦盯上“有縫的蛋”,大肆炒作其風險,重債就演變成危機。政府從市場融不到資,銀行去杠桿化,企業借貸困難,經濟萎縮,失業增加,主權債務危機逐步演變為銀行危機、經濟危機。
在這個炒作過程中,各種評級機構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標準普爾、穆迪、惠譽競相降低歐洲各國主權債務、銀行的評級,大有“落井下石”的嫌疑。而這些評級機構的影響實在是巨大,基本左右市場情緒,歐洲對其完全失去控制力。想想當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后,美國政府對這些評級機構施加的壓力,和現在相比,似有“天壤之別”。
只要“蛋”的“縫”一時間還無法彌合,歐債危機就還會繼續持續甚至惡化。
最根本原因:結構性缺陷
當然,反過來說,即使沒有炒作的因素,歐元區的問題也是短期內難以解決的。
在單一貨幣的機制下,德國和南歐國家的競爭力差別巨大。南歐國家在缺乏貨幣貶值提升競爭力手段的情況下,為了維持高福利,必然大舉借債。民選政府自然有讓選民過好日子的動力,這樣自己才能上臺執政。而民選政府的任期制決定了當前政府的借債需要以后的政府償還。只要市場上還能融到資,民選政府借貸的沖動就會繼續,除非爆發危機,借不到錢。
對于歐元區整體來說,讓任何一個成員因主權債務危機而退出單一貨幣的連帶風險是巨大的,為了維持一體化前進的趨勢,也為了維護自身的長遠利益,歐元區就不得不對爆發危機的國家施以援手。這一方面容易產生“道德風險”,讓其他國家覺得借貸是低風險的,因為反正出事后有人來救。另一方面,參與救助的國家也很可能被“傳染”,導致危機蔓延。
希臘大選的緊張性就是這種現象的體現。一個小小的希臘就可以用歐元區成員的身份,要挾其他成員救助,并且在之后還要求放松救助條件。
只要歐元區這種結構性缺陷還在,部分主權國家的債務就必然會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必然會爆發危機,F在愛爾蘭、希臘、葡萄牙已經申請救助,意大利和西班牙預計為期不遠就要伸手。誰能肯定,明天不會是法國、匈牙利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