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成(農行總行大客戶部高級專員)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地時間7月31日晚間宣布,美國會兩黨已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一致,以避免美國出現歷史上首次違約。協議內容包括分三步提高債務上限,先期削減開支近1萬億美元等。預計該計劃將在國會順利通過,全球主要市場對該消息會給予正面回應,風險偏好卷土重來,美元指數的運行則相對平穩。
危機雖過,但信譽已受損
美國又可以毫無顧忌地大賣債券了,這是市場對奧巴馬宣布美債危機已經過去的第一反應。但曾經聲稱將給美債降級的穆迪和標普,則立即宣布對奧巴馬的講話不予置評,這兩大評級機構的態度顯示他們對美債仍然會以低成本售賣的可能性表示懷疑。因為美債危機不會爆發是意料之中的,但美國兩黨圍繞美債上限的“吵鬧”,對美債信譽的傷害程度還需要觀察,而美國經濟會否因為美債危機陰霾消退而立即好轉,這才是未來美債包括美元信譽度的關鍵點。
美國國債上限曾在吵鬧聲中被一次次調高,因此,之前沒有幾個人相信美債真會違約。然而,我們也必須承認,這次美國兩黨關于提高美國國債上限的一系列吵鬧,反映出不斷提高美債上限的歷史有可能結束了,美債規模已到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點。
所謂關鍵點,不完全是因為美債上限已經接近極限,這次美國兩黨同意將上限分兩步提高2.4萬億美元,占目前美國國債總額的16.8%左右,幅度之大讓人觸目驚心。雖然未來還可能提高,但已接近極限。更重要的是,由于歐債危機的蔓延,以及全球經濟的減速前景,全球市場流動性泛濫狀況正在迅速地轉向緊縮,尤其是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他們的貿易出口將減少,對全球債券市場的購買力和購買欲望也將減少。這次美國兩黨圍繞債務上限無休止地爭論,實際上也反映出美國政客們的一種擔憂:想繼續靠借錢過日子,尤其是過好日子的時代很可能終結了。美國必須盡快地恢復內生的經濟活力,但要想使經濟快些增長,恐怕還得大規模發債,而且不能大幅度削減赤字。顯然,這是個悖論,也反映出美國經濟的兩難。
實際上,炒作了兩個月之久的美債違約危機,其焦點并非美國會不會違約,而是怎么繼續發債,怎么讓全世界繼續相信投資美國國債是安全的。但是,還有人相信投資美債很安全嗎?
美債仍面臨降級風險
可以說,自從有了美國國債以來,全世界還沒有如此認真地議論過美國國債的安全性問題。懷疑美債安全性的理論根據并非美國國債的盤子太大,而是美國的經濟增長近乎停滯,長期入不敷出,更加之美國兩黨對美債危機辯論中的黨派利益高于國家利益的態度。這些因素沒有隨著美債違約危機的解除而消除。
為什么標普在事前曾經警告:即使美國這次躲過了債務違約,未來3個月美債仍有可能失去“AAA”最高信用評級?因為最終決定一個國家債券級別的是經濟增長能力,美國的全球最大債務規模,相對于它1.5%左右的經濟增長速度才是最大的危險。因為如此低的增長速度是無法保證按期還本付息的,也就是說,違約陰影并沒有消除。靠發新債還舊債是美國目前的選擇,但不能是長期的選擇,因為從嚴格的意義上說,這已經屬于技術性違約了。
2011年上半年,美國的實際經濟增長只有0.85%,這樣的增長率如果不能在下半年改觀,美國債券的評級還會被下調,美國的籌資成本將大幅度增加,有可能形成惡性循環。
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美國是一個充滿著創新活力的國家,美國的首發專利在全世界的占比也是首屈一指的,大約占60%以上,而中國連1%都不到。正因為美國的創新能力太強,奧巴馬也將美國經濟的復興之路完全押在振興高科技產業這個“寶”上。殊不知,高科技產業的創新涌現也有周期性,現在正是需要加大投入,還看不到很大產出的時候,而美國國會兩黨的持續性爭斗,已經嚴重損害了民間對未來的預期,不敢加大投資,這勢必損害奧巴馬的計劃。
中國要藏匯于民
實際上,美國想獲得經濟上的成功,離不開中國;反過來說,中國現在是不是要與美國國債說再見呢?現在有些經濟學家號召中國政府趕快拋售美債,其實是在害自己。
為什么在關鍵時刻沒有選擇違約?那是因為美國明白任何關于違約的建議,都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餿主意,美國輸不起;反過來說,任何主張中國拋售美債的建議則是“殺敵八千,自損一萬”更餿的主意。美國現在的確很缺錢,但它的話語權也在下降,議價權正在悄悄地向中國一邊傾斜,我們要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因此,正確的策略不應該是“斷奶”,更不是拋售美債,而是逼迫其出賣有價值的優質資產,借此調整我們的債權結構。美國不是要擴大出口嗎?中國可以多進口,但必須要求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高科技出口,我們可以借機實現產業升級。美國不是要加大政府投資嗎?中國的鋼鐵水泥等建筑材料正好找到銷路,產能過剩立即將轉化為產能不足。總之,中國的戰略目標絕不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別忘了,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人,美國倒下了,對中國一點好處都沒有。
當然,要使得美國真正走出危機,美中兩國都要做出重大的經濟結構調整,不能再走老路。近十年來,歐美人被中國等貿易大幅度出超國家慣得越來越懶,很多國家已經形成債務依賴,這個趨勢要改,相應的經濟模式也要改。歐美人必須學會節衣縮食,要增加產出,增加儲蓄率,走依靠自身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的道路。對中國來說,更要汲取教訓,主動改變過去那種過多依賴出口創造GDP的經濟模式,爭取在中期內實現貿易平衡;同時盡快改變人民幣長期單邊升值模式,減少熱錢流入,爭取中期內實現資本賬平衡,不能無限度地擴大外匯儲備規模;在“兩債”危機都在深化的背景下,不能采取拋售的策略,而要穩住陣腳,靜觀其變,同時適度地減少對高負債國家債券的購買量,尤其需要將救助與“交易”相結合,通過與債務國博弈逼迫他們開放國內產權交易市場,逼迫其以資抵債,以資換債,尤其是要容許中國投資者購買其優質資產,借此調整國家儲備結構。
應對美債危機、歐債危機,可能將促使中國進行更深刻的經濟結構調整,這就是調整中國的經濟引擎,更注重發展民營經濟,更注重創造GNP(國民生產總值)。過去那種外匯儲備完全集中于國家管理、并只能買歐美國債的模式,以及 “走出去”主要靠國企的模式已經行不通了。未來必須讓民營企業更多地走出去,讓國民也走出去。因此,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最重要部分是 “藏富于民”,是發展民營經濟,讓勞動者比國家富得更快些,讓更多的“人”(包括法人)成為外匯資產的持有者和投資者,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這也是一次巨大的利益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