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丹丹 王媛 ○編輯 楊剛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用一個“再創新高”,高調地迎來匯改六周年。
昨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大踏步上行92個基點并突破6.46關口,報6.4592元,再度刷新匯改以來的紀錄。
而在今日,2011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改革正式步入第七個年頭。六年前的今天,央行宣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在這六年間,人民幣匯率經歷了較快升值、基本穩定和彈性增加三個階段。
展望下一階段,市場人士表示,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參考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仍將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
六年來人民幣升值超20%
從近期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走勢來看,小幅下跌數日后再大幅升值,成了其主要特點。中間價繼上周四上行88個基點后,連續三個交易日小幅下跌,單日最大波幅不超過25個基點,昨日又大幅上漲92個基點,脈沖式上行特點較為明顯。
據記者統計,按照2005年匯改當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8.11來計算,時至今日,人民幣對美元已經升值超過20%。
對一籃子貨幣波動明顯
雖然,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大部分時間呈現單邊升值的態勢,但是其對一籃子貨幣卻是有起有伏,并非一路攀升。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公布的數據,2005年8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為101.42,而后經歷了幾輪起起伏伏。目前,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為116.31,較匯改初期升值14%,要遠小于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已經上漲了2.45%的情況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卻累計貶值3.02%。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此前表示,最能代表貿易品國際比價的指標是實際有效匯率,即由主要貿易伙伴貨幣組成的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它既反映了美元和其他國際主要貨幣的交叉匯率的變化,也經過了對各國通貨膨脹差異的調整。
年內升值仍將持續
外匯局曾在一份報告中做出統計,2010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較2009年末升值2055個基點,升值幅度為3%。而據記者初算,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升幅為2.45%,半年升幅已遠遠超過去年全年的一半。
因此有聲音認為,今年以來依靠人民幣升值來緩解輸入性通脹是貨幣政策的一個手段。摩根士丹利的報告就曾指出,不排除人民幣加速升值來幫助減輕輸入性通脹壓力的可能性,從而給貨幣政策更多的空間。
大部分的機構預計,人民幣對美元今年升值的幅度約在5%左右。據此計算,今年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力度不會弱于上半年。
但是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也提出了質疑,即通過匯率來抑制通脹本身就存在爭議,通過它能達到抑制通脹的一個前提就是判斷當前的通脹是由于外部輸入所造成的通脹。“但我們覺得當前的通脹更多是由于國內流動性富余所形成的,那么通過升值會降低進口商品的價格,但與此同時,會加大國際熱錢的流入,造成國內流動更加泛濫。”
對于長期的匯率制度,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期撰文稱,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參考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外匯局昨日也指出,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按照“擴內需、調結構、減順差、促平衡”的思路,加快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