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模式相似,歲歲年年話題不同。“浦江夜話”這一陸家嘴論壇“保留節目”,形式并無創新。不過,和往年不同的是,昨天開講的話題相當集中。從貨幣政策,到跨境貿易結算,再到國際化問題,專家們討論的“標的”總繞不開人民幣。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載體,人民幣怎一個“熱”字了得。
未來加息與否引發討論
今年以來,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錯綜復雜。最近披露的某些宏觀數據,又讓人們開始擔心經濟增長會不會下行。今年以來的貨幣政策繼續順著去年總的態勢還是收緊, “未來到底怎么走”成為很多人心頭縈繞的問題。
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微博 專欄)直言,今年以來五次準備金率上調、兩次加息,“貨幣政策‘太忙了’”。存款準備金率等數量型工具使用過多將產生負面效果。相對于國有經濟領域,民營經濟將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大的融資難度。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專欄)認為,如此下去,民企會很辛苦。
因此,專家們認為更應該加息。陳志武認為,加息將使國有企業融資成本上升,其貨幣需求下降,進而釋放更多的資金給民營企業。
不過,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微博)表示,未來出現的通貨膨脹未必都和貨幣超發有關系。他認為,伴隨著未來總量上的經濟結構變化,必然伴隨著相對價格體系的重新確立和調整。有些價格漲得快,有些價格漲得慢,所以總體上價格水平要上行。統計意義上就是通貨膨脹。他判斷短期內至少上半年這種偏緊的貨幣政策會得以維持,并預言年內還有1—2次加息。
人民幣國際化不能太超前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邁出的重要步伐。從2009年7月,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開閘”以來,發展相當迅速。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司長李波透露,今年前4個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已達5300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年。與此同時,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試點已擴大到2010年6月的20個省,試點企業也從365家增至6700多家。
盡管如此,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劍峰卻指出,目前人民幣貿易跨境結算存在兩大問題。他指出,在5000億元的規模中,70%至80%都集中在進口貿易。另一方面,由于七八成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都通過香港,香港沉積了大量人民幣存款,但目前香港,以人民幣計價交易的金融產品非常匱乏,導致香港人民幣持有收益非常低。
針對這兩個問題,李波表示,目前,我國已采取各類措施,與貿易伙伴國家所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引導人民幣有序回流,在香港也已積極發展人民幣業務。但他認為,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順應市場的需求,服務于實體經濟。“歸根到底,我們人民幣的跨境業務和整個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必須比較適應,不能太超前。”
香港爭當人民幣離岸中心
近兩年來,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業務迅速發展。以香港交易所今年以來的人民幣IPO為例,結算人民幣的總量節節升高,引世人關注。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專欄)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長期艱巨的工程,它不是一個產品,不是搞系列舉措,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政策。”現在就評價人民幣國際化為時過早,一定要認識到它的艱巨性、長期性和全面性,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歸根到底,人民幣國際化是在建立一個生態的環境,不是做完一兩件事就能完成的。
不過李小加同時指出,這幾年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發展很快,但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越到后來工作量可能就越大。現在要做的,就是提供應有的措施和監管的環境,把人民幣可能存在的先天不足的結構性缺陷去掉。
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充滿商機,也引發新一輪競爭。近日,新加坡和倫敦謀求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的消息不斷傳出,一直致力于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香港面臨考驗。對此,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副主席史美倫認為,香港爭當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優勢明顯。而在技術層面上,香港獲得了國家的絕對支持,在技術和體制方面具備了成熟的條件。因此,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不但不會讓香港“邊緣化”,而且還是這座國際金融中心新的發展契機。
建立金字塔形的金融體系
“中國不僅需要建立多層次的金融體系,更要建立金字塔形的金融體系。”全國人大常委、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辜勝阻(專欄)如是說。他表示:中國的融資結構很不相稱的,2010年直接融資的比重只有25%,間接融資75%,大量的靠銀行貸款。而美國80%—90%的融資都是直接融資。對于科技企業和文化企業而言,單純依靠貸款是不可能化解這類企業的高風險,也不可能高回報。因而,科技創新必須與金融創新結合,用金融創新服務科技創新。
辜勝阻表示,金字塔尖的部分是主板、包括討論中的國際板,這樣可以鼓勵海外上市的紅籌股回歸中國,把中國的一流企業變成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金字塔的中段是新三板;而金字塔的塔底,則應該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