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攀至21%歷史高位
⊙記者 李丹丹
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儼然已經成為央行今年的“月度工具”。央行12日宣布,從18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已經是今年以來央行第五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市場認為,高頻率上調準備金率,很可能意味著近期外匯流入的壓力依舊不減。
此次上調后,大中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已經攀至21%歷史高位,進一步印證了央行所述“準備金不存在絕對上限”的言論。市場估算,此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將凍結資金3800億元左右。
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當月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速在上個月反彈的基礎上,出現明顯回落,降至2008年11月以來的新低。
但M1、M2增速的回落并非意味著流動性管理的壓力有所減輕。數據顯示,5、6月份仍有近萬億元央票和回購到期,其中5月份的到期資金量超過5000億元,流動性管理壓力仍然較大。同樣在12日,央行在暫停半年之后,重啟了三年期央票,其發行規模較2010年11月25日的最后一次發行大幅增加,達到400億元,進一步回收流動性。
從央行前幾次的操作動作可以看出,市場的到期資金可以通過新央票的發行來回收,而由于外匯流入引致的外匯占款的水平則決定了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因此,市場猜測,此次上調準備金率很可能意味著4、5月份的外匯占款仍然處于高位,而4月外貿順差陡增至114億美元也支持了市場的這一猜測。
其實,央行本月初發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已經向市場傳達出政策的取向。報告提出,準備金工具針對由外匯流入等導致的偏多流動性,其運用力度和調整空間取決于多個可變的條件,因此并不存在絕對上限。要根據經濟金融形勢和外匯流動的變化情況,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
對于下一步存款準備金率的動作,市場普遍預計,會根據流動性相機調整。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下一階段仍需要密切關注外匯占款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