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聽雨
為期兩天的二十國集團(G20)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于10月23日在韓國慶州閉幕。會議討論了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框架”、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和全球金融安全網以及金融監管改革等議題。
會后發表的《聯合公報》稱,G20成員就匯率問題達成共識,承諾避免“貨幣競爭性貶值”,根據各自情況采取措施促進實現經常賬戶平衡;各方還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改革達成“歷史性協議”,向新興經濟體轉移超過6%的投票權;同時同意針對銀行和大金融公司實行更加嚴格監管。
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
《聯合公報》要求各成員,“向能夠反映經濟基本面的、且更多由市場決定的匯率體系發展,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雖然會議未能就經常賬戶盈余提出明確的量化目標,但與會各方承諾,將維持本國經常賬戶處于可持續水平。
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諾亞23日表示,《聯合公報》旨在令世界主要貨幣的穩定性最大化,這一承諾將有助于降低貨幣的過度波動。
《聯合公報》特別指出:“先進經濟體,包括那些擁有儲備貨幣的經濟體,將會警惕匯率中的過度波動以及無序變化。這些行為將幫助減少部分新興經濟體正面臨的資本流動波動過大的風險。”部分成員認為,美國放寬貨幣政策可能導致美元進一步疲軟。分析人士指出,《聯合公報》的上述論調顯示,G20財長會議認同這種關切。
《聯合公報》顯示,G20將授權IMF調查“持續的大規模失衡”,并致力于研究實現外部失衡的可持續性;以出臺“外溢效應”報告,監控主要經濟體相關經濟政策的國際影響。
《聯合公報》還稱,全球經濟繼續緩慢復蘇,但進程脆弱且不均衡,仍面臨諸多下行風險。G20成員承諾將通過協調合作來實現強勁、可持續和平衡的經濟增長,反對一切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減少貿易壁壘。
IMF份額改革有突破
各國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份額改革問題達成共識,會議商定將在2012年之前向包括新興國家在內代表性不足的國家轉移6%以上的份額。維持目前該組織執行董事會的24個席位不變,擁有8個席位的歐洲國家將讓出其中兩個席位,以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
此次G20財長會議的重大成果之一是,各方最終就IMF份額改革具體指標和進度達成一致。
《聯合公報》稱,IMF將“向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以及代表權過低的國家轉移超過6%投票權,同時保護最貧窮國家的投票權”,并承諾于2012年相關年度會議前完成這一工作。不過,6%投票權具體將從哪些國家劃分給哪些國家,將留待11月于韓國首爾召開的G20峰會討論。
IMF總裁卡恩稱:“這是IMF有史以來最為重大的治理結構改革。”他認為,新興經濟體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與其在IMF中的份額已不相稱。
G20同意,IMF理事會將繼續設24個席位,擁有8個席位的歐洲國家將讓出兩個席位,以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分析人士認為,比利時和荷蘭很可能名列“出局”候選名單。分析人士預計,在份額改革完成后,中國所持份額將從現在的不足4%升至6%以上,將由目前的第六位上升至第二或第三位。
加強全球金融監管
此外,G20財長會議還就金融監管改革達成共識。《聯合公報》稱,將“毫不遲延地完成金融修復和監管改革”。
會議決定,將面向所有G20成員及金融穩定委員會成員國系統性銀行出臺一份相同框架的文件,要求每一家大型銀行的附加損失承受能力須與該機構的潛在系統性風險保持一致。鑒于各國擁有自己不同的歷史和法律,將允許其擁有獨立的條款,但各國在應對危機的金融監管框架上會具有一致性。最終哪些金融機構需增加損失承擔能力,將由各國監管機構決定。
G20金融穩定委員會主席德拉基23日表示,就完成全球性的獨立解決金融機構資本及流動性標準的制定上,目前尚無明確的時間表。當下最為重要的問題,是確保在應對金融危機時,國際不同金融機構間的監管機制應具有可協調的一致性。
德拉基表示,金融穩定委員會除盡快出臺一系列的資本及流動性監管新規外,還將于年內從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獲得關于國際金融機構定性及定量的標準,從而認定哪些銀行屬于“大到不能倒”的范疇,并于2011年中期確定那些需要滿足更為嚴格要求的大型銀行名單。
10月23日,在韓國慶州現代飯店,韓國企劃財政部長尹增鉉發表講話,宣布會議成果。 新華社圖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