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成林 ○編輯 衡道慶
對資本市場而言,炒作人民幣升值概念可謂“屢試不爽”。依據市場公認的經濟邏輯,人民幣升值,受惠的主要是進口主導型的企業和外匯債務型企業(因金融、地產目前情況特殊,暫且不論),前者意味著進口原材料的價格下降,后者則意味著債務的實際人民幣價值縮水——以此為標準,造紙和航空無疑是兩大典型受惠行業,前者的紙漿大多進口,后者則坐擁巨額的購機外匯債務,燃油也與國際油價休戚相關。
首先來看造紙類上市企業。據民族證券測算,若人民幣升值1%,可提升細分紙種的毛利率水平分別在0.42%到0.90%之間。細分來看,相關紙品的受益程度依次為白卡紙、箱板紙、新聞紙、文化紙、與銅版紙等,對應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博匯紙業、太陽紙業、晨鳴紙業,以及下游包裝類公司永新股份、東港股份和合興包裝等。
其次來看航空類上市企業。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航空業無疑將獲得大額的人民幣匯兌損益。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航空類上市公司中美元負債額最高的是南方航空,達72億美元;其次是中國國航,達58億美元;再次是東方航空,達42.5億美元。
據此簡單測算,若人民幣對美元升值1%,南方航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將分別增加凈利潤(人民幣)4.9億、3.95億、3億元,對應三公司各自的股本,至少增厚每股收益分別為0.05元、0.03元、及0.02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邏輯是建立在人民幣升值對其他經營因素未有影響的線性推理中,但實際上,人民幣升值對境內經濟實體的影響是較為復雜的。
以升值對大宗商品和石油的影響為例,據中信建投研究,在人民幣啟動匯改以來的5年中,人民幣國際采購力的提高,從價格層面推動了大宗商品與石油的價格上漲。據粗略測算,就中國的邊際需求對于大宗商品與石油的價格影響而言,人民幣每升值1%,將推動原油價格上升6%,而商品價格則上升5%左右。
基于上述情況,人民幣升值也有可能帶來相關受益上市公司另一部分經營成本的上升,從而抵消前述收益。
此外,人民幣未來幾年會否延續當下的強勢而大幅升值仍未可知。今年6月重啟匯改后,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曾表示:匯改之后,人民幣匯率不具備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他進而強調,此次匯改與2005年匯改不同,強調的是有上有下、雙邊浮動、漸進可控的調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