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外管局:增減持美國債都正常 金儲已達1054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8日 01:44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萬敏 楊斌 李婕姝 發自北京 成都

  7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外匯儲備持有美國國債是一個市場的投資行為,增持或減持美國國債都是正常的投資操作。由于經濟周期波動、市場供求變化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國債價格波動,其他資產價格的變動也會影響國債的相對吸引力,為此,我們在投資活動中一直密切關注、跟蹤分析各種變動,不斷進行動態優化和調整操作,對此不必進行政治化解讀。”

  外管局同時表示,對于外匯儲備可投資的各類資產,有嚴格的投資標準和風險管理程序。選擇投資品種,要考慮它的安全性、流動性、長短期投資回報等特征,與此同時,還要考慮與其它資產的相關性。低相關或負相關的資產配置在同一組合中,能夠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實現此消彼長,有助于降低資產的總體風險,提高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的靈活性。外管局稱不排除任何投資產品。

  據外管局介紹,外匯儲備主要投資于收益比較穩健、風險水平相對較低的金融產品。主要包括發達國家和主要發展中國家的政府類、機構類、國際組織類、公司類、基金等資產,也包括通貨膨脹保護債券、資產抵押債券等各類品種。外匯儲備資產的擺布要綜合多種考慮,也不是只要產品的投資等級高就去買。現在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已經達到2萬多億美元,這么多的資金去購買金融產品,還要考慮的要素很多,如所投資產品的市場容量夠不夠大。

  曾經有市場主體擔心,中國會將外匯儲備作為“殺手锏”或“原子武器”。對此,外管局相關負責人稱,我國的外匯儲備在投資經營過程中,將嚴格按照市場規則和所在國家和地區法律法規進行運作,外匯儲備同時還是一個財務投資者,不追求對投資對象的控制權。事實證明,上述憂慮和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

  作為儲備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印度、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紛紛增持黃金儲備,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升了國際金價走高。對此,外管局表示,黃金具有國際認同度高、保值功能較好和可作為緊急支付等優點,但同時黃金的投資也受到一定限制,不可能成為中國外匯儲備投資的主要渠道。

  首先,全球黃金年產量約2400噸,當前供求關系基本平衡。若我國大規模買入,肯定會推高國際金價,老百姓購買黃金飾品就面臨價格上漲問題,損害消費者利益。

  其次,國際金價易受到匯率、地緣政治、供求關系、投機炒作等影響,經常出現大幅波動,且不產生利息收入,還需承擔倉儲、運輸、保險等成本。從過去30年的表現看,黃金的風險收益特性并不是太好。

  最后,增持黃金儲備對分散外匯儲備的總體效果并不顯著。過去幾年我國增加了400多噸黃金儲備,目前我國黃金儲備已達到1054噸,即使再增加一倍,也僅能分散三四百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投資,黃金儲備占外匯儲備的比重僅提高一兩個百分點。

  相關新聞

  中國大舉增持日本國債專家稱風險不大

  每經記者 李正 發自北京

  據日本媒體報道,今年1月至4月,中國創紀錄購入5410億日元日本國債。日本媒體一方面認為此舉有利于穩定日本債券市場,進一步加強中日經濟的聯系。但是,也有些日本媒體擔心,如果中國大量拋售日本國債將會對日本經濟造成威脅。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帆博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日本國債只占中國持有外國債券總量很小的一部分,另外,中國仍持有大量歐洲國債。由于美國走出金融危機尚待時日,歐洲又面臨債務危機。中國此舉更趨向于一種結構化調整,目的是為了避免風險。所以,這一舉措并不會給日本經濟造成威脅。”

  對于中國持有日本國債風險的問題,何帆說:“其實日本國債與美國國債很大不同點在于其‘內債’占很大比例,而且日本國債的流動性比較高,其風險系數相對于歐洲和美國國債較低。盡管日元匯率在前幾個月波動較大,但總體還是比較安全的。”另外,中國購入的5410億日元的日本債,主要為短期票據,與去年拋售800億日元的舉動相比,發生了巨大轉變。

  對于中國的外匯政策,何帆表示:“鑒于當今美元作為主體貨幣的地位,中國政府當前的外匯政策主要著眼于大規模持有美國國債,這種政策不太可能出現較大變動。”

  中國外管局強調,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中國外匯儲備主要還是為了保障資產的總體安全。中國外儲投資在資產種類配置上既有政府類、機構類等投資產品,也有公司類、基金類等資產;在貨幣層次上,既持有美元、歐元、日元等傳統主要貨幣,也持有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形成了一個分散的組合,從而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

轉發此文至微博 我要評論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