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幣匯率”這個中美關系中的老問題,被金融危機淹沒了一年多時間后重又浮上臺面。與前幾次美國向中國施壓不同,這次美國從國會到政府再到民間學者齊上陣,力度空前,一時間成為國際媒體的焦點和中國相關企業的煩心事。
此次美國向中國施壓的總體背景是美國中期選舉。由于受金融危機拖累,美國2009年出口額大幅下挫。雖然2010年2月份的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24.4%,但美國經濟依然重創在身,更重要的是,最影響選票投向的失業率不降反升。在總體經濟狀況不佳的大環境里,對選民最具吸引力的許諾莫過于給他們飯碗或保住他們的飯碗。據美國某些經濟學家的估算,美元幣值升高10%,等于每年增加2000到2500億美元經常性賬戶赤字。而每10億美元的經常性賬戶赤字相當于流失6000到1萬個工作機會。這樣算下來,美元被高估10%,就相當于美國每年流失150萬個工作機會。
那么,誰奪走了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呢?美國的一些人將責任推給了中國,因為金融海嘯期間,人民幣停止升值,經濟復蘇力度驚人。美國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在17日的《紐約時報》上撰文,稱2010年中國的順差將超過4500億美元,是2003年的十倍。更讓美國人如芒在背的是,據美方統計,今年1月份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達183億美元。這些鮮活的預測或統計數據讓那些不明實情的美國民眾遷怒于中國。
從中國這方面來說,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出口行業,特別是那些勞動密集型的出口行業構成致命打擊。以出口占全國出口份額近60%的機電行業為例,它們的利潤率只有2%-3%,如果匯率升值超過 3%,這些企業的生存空間將被壓縮殆盡。中國企業生產的代步類摩托車價格與匯率緊密相關。若人民幣升值1%,價格也會上漲1%,相應的非洲市場份額則會收縮20%。據有關調查顯示,人民幣升值對于大多數此類企業而言可能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民升值雖然打擊了中國出口行業,美國也撈不到什么好處。首先中美兩國的貿易互補性極強,相互競爭的商品并不多。換言之,美國從中國進口來的大部分商品都是美國幾乎已不再生產的產品,尤其是紡織和電子類產品,中國是在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爭奪歐美市場,因此并沒有搶走美國人的工作機會,也沒有妨礙到美國的出口額。相反,如果人民幣升值,利益最終受損的還是那些美國消費者。其次,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還有一個企圖,就是以中國人民幣升值帶動亞洲新興經濟體的貨幣升值,從而促進美國出口。但是,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的研究,人民幣升值不會解決美國所有經濟問題,因為只有人民幣升值 20%,并且其他亞洲新興經濟體貨幣也出現類似升幅,美國 GDP才會增長 1%。美國一些學者或相關政府人員對此有清醒認識。長期在美國財政部工作的洛厄里對采訪他的記者說,美國對中國施壓除了讓人看到美國很牛,可以指著中國說,“瞧,我多了不起”之外,他實在想不出認定中國為貨幣操縱國會給美國帶來什么好處。
·崔建樹·(南京國際關系學院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