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蕓茜 北京報道
人民幣升值壓力從去年一直延續到今年,各方面議論紛紛,普遍認為人民幣匯率需要保持穩定性。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是,目前關于人民幣的走向,相關部委之間已經出現了分歧。
商務部副部長鐘山在本周四公布的一份講話稿中承認,目前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斷增大,人民幣面臨較強的升值預期。
由于主管外貿工作的職責所在,商務部的官員們一再重申,希望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然而,考慮到中國國情和現階段的承受能力,據悉,來自貨幣部門的意見認為,2010年人民幣可能需要小幅升值,但這并不影響人民幣的穩定性。
這種小幅升值的觀點與大部分投資機構的預測不謀而合。
高盛集團預測,中國很可能會考慮讓人民幣一次性升值至少5%,同時會上調利率以冷卻過熱的經濟并遏制通脹壓力。而渣打銀行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則更是直接地指出,受出口復蘇、通脹上升以及國際政治壓力的共同影響,人民幣匯率可能在今年二季度末或三季度與美元脫鉤。
《華夏時報》記者從一位知情人士處得到的消息是,目前,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政府部門間確實存在著兩種意見,實體部門考慮到外貿復蘇等各方壓力,主張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但是貨幣部門卻考慮人民幣匯率或許可以一步到位,以實現小幅升值。
觀點分歧
在人民幣匯率這個敏感問題上,來自各方的辯論正在升溫。
“人民幣匯率我不太想談,這個問題太敏感。我個人認為這需要一些大智慧,需要一些現實的設計。”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面對記者的采訪直言不諱。
張燕生認為,2007年給我們的教訓是,人民幣匯率加速升值,《勞動合同法》出臺,出口退稅率調整,雖然每一個措施都是正確的,但每一個正確的措施疊加起來卻讓企業完全不可承受。因此,政府在出臺具體方案和步驟設計時,不能僅僅考慮匯率,必須要考慮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的平衡。
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2009年我國匯率保持基本穩定,為穩外需、保市場、保份額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也曾在不同場合一直堅持,人民幣升值問題并不和貿易直接掛鉤,人民幣匯率改革是一個漸進過程的觀點。
但來自國際上的各種聲音在人民幣匯率上大做文章,人民幣一直面臨著巨大的升值壓力。“今年影響外貿的外部環境中最大的問題是匯率。”商務部部長助理魯建華在2010年全國貿促工作會議上如此強調。
魯建華的表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來自政府部門的一種態度,但這并不是全部。來自貨幣部門的聲音認為,人民幣小幅升值并不會影響匯率的穩定性,甚至可能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促使出口企業提升價值鏈。
接受《華夏時報》采訪的大部分專家也都認同這種看法。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曙光稱,中國應該允許人民幣升值,人民幣估值過低加劇了國內的經濟失衡,而目前不用對出口過于擔心,因為國內經濟正在全面增長。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斌則表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以一次性升值,此后再考慮保持年波動率3%的上下自由浮動區間。
走勢難料
不同的觀點,使得今年人民幣匯率走向變得更加難以捉摸。受巨額貿易順差及通脹壓力的影響,貨幣部門考慮人民幣可以小幅升值。但是商務部卻認為,人民幣升值問題并不和貿易直接掛鉤,事實上,去年中國的貿易順差比2008年減少了1000多億美元。
雖然商務部多位官員的表態都在強調,中國的外需仍在復蘇,而外需的復蘇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但仍有觀點認為2010年人民幣可能小幅升值,而這并不影響人民幣的穩定性。
自2005年我國匯改以來,人民幣名義匯率已升值超過20%,在金融危機爆發后,人民幣匯率基本執行了盯緊美元的政策。不過到了去年三季度,央行發布的貨幣報告一改往昔“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的政策基調,而以“結合國際資本流動和主要貨幣趨勢變化,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來闡述,這引起外界對人民幣即將重啟升值的多種猜測。
“現在全球很多國家指責人民幣被低估,中國經濟復蘇步伐也明顯快于其他國家,貿易順差大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壓力確實很大。因此面對這一形勢,今年人民幣很有可能會升值。”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師于軍表示。
根據中金的預測,今后人民幣對美元走勢可能恢復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期間出現的緩慢爬升之勢,預計到2010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6.70。目前,截至2010年1月2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兌人民幣6.827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