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強
盡管印度去年遭受了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猛烈沖擊,但由于其經濟主要以國內需求為主,而非外向出口型經濟,在穩定的內需拉動下,印度經濟自4月份新財年開始以來顯現出復蘇的跡象。
印度儲備銀行日前表示,印度已經擺脫了全球信貸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印度經濟已經“見底”, 并開始恢復增長,本財年經濟增長率可望達到6.5%,略低于上個財政年度的6.7%。
印度經濟85%是國內經濟,內需是印度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而出口只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5%。此外,印度金融業基本上由國家控制,外匯受到嚴格管制,外國投資的合資企業中印資必須占51%以上。
數據顯示,盡管印度出口在上兩個月仍分別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8%和26%,但印度國內850家大企業第一季度的利潤仍比去年增長了13%。印度經濟的特殊性由此可見一斑。
不少經濟學家認為,相比外向出口型國家,印度這次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其實并不是很大。
印度勞動人口55%就業靠農業,農業發展是保證印度經濟和社會穩定的最關鍵因素。與此同時,大量的城市貧困人口也需要政府貸款項目的幫助才能就業。今年季風雨季降水不足,可能影響農業發展和占人口一半以上的農業人口的收入。
此外,困擾印度經濟增長的因素還包括通貨膨脹和財政赤字過高。僅在6月和7月兩個月內,印度食品零售價格就上漲了32%。與此同時,政府向銀行借貸過多,本財政年度的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可能高達10%以上,政府龐大的開支已經引起了企業界和國際投資者的關注。
印度政府7月6日在議會宣布本財政年度預算時,把財政重點放在加大對農業和貧困人口福利措施的投入。由此可見,印度政府已經意識到要發展經濟就必須解決結構性問題。
但此間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印度政府經濟改革力度仍然不夠,經濟社會政策不夠開放,政府開支過于龐大,存在大量貧困人口,農村城市地區基礎設施等急需改善。 而這些問題并不是靠國際經濟環境改善就能夠解決的,而主要取決于政府的相關政策。
有經濟學家預計,今年8月到9月,印度央行可能會對利率略加調整,控制過多的流動資金。到明年2月份,印度央行將提高利率,控制通貨膨脹,明年印度經濟增長率也可能超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