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沈雁飛
俄羅斯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庫德林6日稱,如果人民幣10年內實現可自由兌換,則可能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之一。路透分析稱,這一提法是俄羅斯試圖削弱美元地位的重要步伐,同時也體現了中國正在增強的經濟影響力。
6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印度總理辛格、巴西總統盧拉,將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首次“金磚四國”領導人峰會,議題之一就是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問題。
庫德林是在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作出上述表態的,他說,簡單協商無法建立起更穩定的貨幣體系,建立新型國際貨幣體系的最佳捷徑是中國實現人民幣可自由兌換,但這一過程可能需要10年左右。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在俄羅斯商業日報(Kommersant)5日刊出的采訪中稱,俄羅斯與中國應考慮在雙邊貿易中改用本國貨幣,而不使用美元。
6月3日,穆迪發表報告指出,全球范圍內的貿易和投資越來越趨于避免使用美元,而與中國相關以及中國對外進行的貿易和投資,又越來越重要。
不僅如此,俄羅斯也在尋求增強盧布地位并擴大使用范圍。6日,出席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的俄羅斯第一副總理舒瓦洛夫表示,俄羅斯正努力使盧布在未來幾年內成為獨聯體國家的儲備貨幣。他認為,如果這在獨聯體內得以實現,也就意味著盧布有可能成為其他一些國家的儲備貨幣,如中國、印度和阿拉伯國家等。
在參加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常務副總干事利普斯基稱,中國將購買多達500億美元的IMF新債券,IMF希望其他國家也追隨中國的做法。
2009年4月倫敦金融峰會(G20會議)召開前夕,梅德韋杰夫就曾表示支持創建超主權儲備貨幣的構想,他說,創建超主權儲備貨幣的想法是“有效的”,以便應對部分經濟體可能出現的問題,并表示支持借鑒IMF的特別提款權來創建超主權儲備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