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曉晨
一道鐵幕,經濟寒流的鐵幕,已經降落。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坐落在這條線后面的中東歐古國都城——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亞,無一不陷入經濟寒流之中。
本月17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的一份報告更是向東歐扣動了扳機。該報告稱,東歐形勢不斷惡化引發了該地區市場的動蕩,并將波及到西歐乃至紐約。25日晚, 穆迪及另一家評級機構標普又分別調低了烏克蘭的評級,一時間,經濟寒流大范圍襲擊了乍暖還寒的東歐。
“金融海嘯第二波”的警報拉響。
“三高”模式埋隱患
然而,在危機醞釀前,東歐一直是國際資本的“寵兒”。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東歐國家紛紛從轉軌的陣痛中恢復。此后,東歐經濟整體上保持穩步甚至高速增長。2007年,東歐第一次超過東亞,成為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新興市場。
一些專家認為,外力在東歐經濟轉軌成功并成為新興市場之星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中國人民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曉光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美國和西歐在對東歐的扶持力度上非常大。
不過,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美國和西歐對東歐大力扶持的背后,是東歐經濟轉軌后美國和西歐對東歐金融業和核心制造業的資本控制。
中國社科院東歐研究室主任孔田平對《第一財經日報》介紹,斯洛伐克銀行資產的97.4%、捷克的96.2%、克羅地亞的90.4%、保加利亞的80%、波蘭的79.6%、羅馬尼亞的70%、塞爾維亞的60%、匈牙利的58.9%都為外國資本控制。
彭曉光進一步分析道,理解當前東歐金融危機必須要從東歐經濟發展模式入手。經濟轉軌以來,東歐經濟一直具有“三高”的特征:高投資、高負債、高消費。這造成東歐政府赤字不斷增加,而且外儲規模非常小,也使得東歐各國在金融危機面前自救能力差。
一直以來,東歐國家的外匯儲備規模都十分小,經常項目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平均比重更是從2000年的2%升至2008年的10%附近。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波蘭的經常項目赤字占GDP比重更是逼近20%。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三高”問題是東歐經濟模式的痼疾,不是這次危機中才凸顯出來的。
以波蘭為例,上世紀70年代,當時的波蘭政府躊躇滿志地推行聞名于世的“高速度、高積累、高消費”的所謂“三高政策”,大量引進外資,大上建設項目,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然而,在表面繁榮的背后是“高負債、高赤字”:上世紀70年代末,政府各種補貼達到財政預算的40%,外債高達260億美元。1980年,支撐不住如此負債的波蘭政府宣布凍結提高工資,同時提高肉類價格,從而引發了全國性抗議,“團結工會”則借此時機走上歷史舞臺。
彭曉光認為,在某種程度上,這次危機可以說是上次危機在開放經濟環境下的某種“翻版”。
本質:債務危機
此前,有分析人士指出,東歐危機與“次貸危機”很相似,可以看作“歐洲版次貸危機”。
不過,環球財經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苗剛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二者雖然在宏觀上相似,但是微觀機理卻不同。東歐危機的本質是債務危機,關鍵是資產和負債以不同幣種計價。東歐國家的負債一般是歐元、瑞士法郎等外幣,但是資產卻是當地貨幣。因此,產生了資產和負債在匯率上的分歧。
孔田平認為,過去五六年間,東歐外匯貸款的擴張為經濟埋下隱患。在東歐經濟增長較快的情況下,外資控制的銀行向中東歐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了很多外幣貸款。因為東歐本地貸款利息很高,企業和個人選擇外幣貸款比較劃算。
但是,這些東歐借貸者忽略了匯率問題。“現在,由于東歐本幣匯率大幅度波動,市場開始做空,本幣貶值——相當于歐元和瑞士法郎升值,東歐債務壓力加大。而這進一步引發了做空的勢頭。”苗剛介紹,在做空大勢下,投資者紛紛做一些東歐國家的信用違約掉期(CDS)或其他匯率市場的衍生品的空頭。本幣越來越貶值,債務越來越高,做空勢頭越來越強烈,惡性循環。
當然,理論上,貨幣貶值能夠刺激出口,實現實體經濟的“自我修復”。不過,苗剛認為,隨著東歐債務違約進一步上升,西歐銀行將面臨巨額違約損失,使得西歐信貸狀況惡化,導致投資消費需求萎縮,降低西歐對東歐的進口需求。這將對沖東歐本應出現的出口能力的增加,并帶動西歐實體經濟進一步下滑。
目前,西歐銀行向東歐鄰居大約借出了1.3萬億歐元(約合1.635萬億美元),其中主要是奧地利、意大利、法國、比利時、德國和瑞典的銀行。今年,這些債務中約有四分之一,即4000億美元將要到期,約占這一地區GDP總量的三分之一。
苗剛認為,東歐問題的癥結是信用過度擴張。東歐總體債務比例過高,產生信用泡沫,現在正值泡沫破裂的過程。
或觸發“金融海嘯第二波”
這次“東歐劇變”無法引起西方的歡呼,因為這可能會觸發西歐銀行業新的危機。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宋鴻兵此前稱,隨著東歐國家經濟陷入衰退,貨幣和資產價格加速下滑,導致瑞士銀行在東歐國家發放的大量貸款面臨違約的風險。他表示,這是“金融海嘯第二波”的“病癥”之一。
事實上,受傷的不僅是瑞士。奧地利在西歐經濟體中對東歐敞口最大。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去年9月的統計數據,敞口達2780億歐元,幾乎相當于奧地利GDP的三分之二。高盛估計,在最壞的情況下,對東歐貸款最多的奧地利銀行業在東歐的附屬機構可能會產生140億歐元的壞賬,規模相當于奧地利GDP的5%以上。
“總體上說,東歐金融被西歐銀行高度控制。現在,東歐信貸違約風險加大,一旦東歐信貸違約,債務就會傳導到西歐國家,造成西歐壞賬率上升。這樣,東歐金融形勢惡化勢必威脅到整個歐洲,并將向世界其他地區蔓延。”苗剛表示。
與“歐洲版次貸”風險并存的是“歐洲版CDS”。長期觀察研究CDS市場的旅德美國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指出,東歐國債CDS或引發CDS市場新的動蕩,這將是金融海嘯的“新一輪沖擊”。
“解鈴還需系鈴人”
如果說上世紀80年代東歐經濟危機最終引發了歐洲的統合,這次則有可能引發歐洲的分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經向白俄羅斯、匈牙利、拉脫維亞和塞爾維亞提供了190億美元緊急資金。但是“解鈴還需系鈴人”,中東歐國家急需來自西歐的救援。
孔田平認為,如果西歐不出手救援,外債比例過高、抵御風險能力很差的波羅的海三國可能是“倒下”的第一波。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奧地利正在發起一項區域性支持計劃,由IMF、世界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共同參與融資。但是,德國和歐洲中央銀行都表態反對。恩道爾認為,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德國很難騰出手來救援東歐。他認為對東歐的救援前景暗淡。
彭曉光認為,歐洲的政治分裂也加劇了目前的緊張局勢。東歐國家在政治上一向親近美、英,與法、德保持一定距離。這是否會影響西歐對東歐的救援還很難說。不過,彭曉光認為,鑒于西歐在東歐的巨大利益,拋棄東歐目前來看可能性并不大。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在《金融時報》19日刊出的一篇專訪中表示,自1989年歐洲整合至今已20年,如果放手讓歐洲再度分裂將是一大悲劇。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