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9月工業五國對外匯市場的干預
如果說70年代末美國等央行干預外匯市場是一場失敗的持久戰,1985年9月工業五國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則是一場成功的速決戰。里根上臺后,美元就開始一路走強,到1985年2月25日到達最高點,兌馬克的匯率高達3.4794馬克。經過春季和夏季的調整后,美元在該年9月又開始上漲。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等五國的財政部長與央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開會討論外匯干預問題。9月22日,五國發表聲明。聲明說,五國財長和央行行長一致同意,“非美元貨幣兌美元的匯價應該進一步走強”,他們“在有必要時將進一步合作,進行干預”。次日早上,外匯市場上美元開始大跌,兌馬克的匯率從2.7352馬克跌到2.6525馬克,跌幅達3%以上。美元從此一路下跌,以至到1986年年底,日本和德國的央行又被迫采取支持美元的干預措施,可收效甚微。不過,1987年年初美聯儲參加市場干預后,美元的跌勢止住了。1985年9月的干預是否有效,外匯市場存在著爭論。有人認為,美元在干預前已經開始走弱,即使央行不干預,它也會在9月份反彈后繼續走弱。但更多的意見認為,這次干預還是有效的。
這次干預如果說是成功的話,那就是“信號效應”起的作用。在干預前后的兩個星期,匯率大變,而工業國家之間的利率差根本沒有變化,一直到10月底,日本在信貸市場上實行緊縮政策,才使利率差開始有真正的變化。但是,這次五國聯合至少使外匯市場得到兩個強烈信號。首先,這次聲明使外匯市場意識到,五個工業國家將會充分Ð調,竭盡全力地進行更大規模的外匯市場干預。而此后的事實證明,央行在干預外匯市場時,確實是那樣做的。其次,這次聲明意味著美國外匯政策的重大轉變。里根政府一開始就奉行讓市場自由競爭的自由放任政策,聽任美元的一路走強,而且對其他國家央行干預外匯市場的要求置之不理。這次美國與其他工業國一起參與干預,使外匯市場有理由相信,美國為了與其他工業國家Ð調,有可能調整貨幣和宏觀經濟政策,使美元開始走弱。
(未完待續)
相關專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