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周文淵
有研究報告稱,2008年10月末中國外匯儲備可能降至1.89萬億美元以下,當月減少逾150億美元,為5年以來首次減少。這與不久前國家外匯局有關人士透露的當前我國外匯儲備已低于1.9萬億美元的信息一致。此間觀察家認為,由于經濟形勢發生了較大變化,我國外匯儲備單邊上行趨勢可能已經結束。今后外匯儲備總量增長狀況將出現反復,甚至不排除會出現連續數月下降。
未來貿易順差規模縮小屬于大概率事件。近幾個月貿易順差連創新高主要源于進口大幅放緩,一方面是由于進口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另一方面是因為國內企業消化存貨,暫停進口原材料。幾個月之后,隨著企業消化庫存接近尾聲,原材料價格下跌空間趨小,進口將難以保持目前的大幅負增長態勢。與此同時,2009年出口形勢或繼續惡化,且出口增速下滑態勢或超過進口。
歷史數據顯示,亞洲金融危機嚴重影響1998年我國出口。當年8月-11月連續4個月出口負增長,幅度分別為-2.9%、-6.7%、-17.3%和-9.7%。在12月短暫回升之后,1999年1月起又出現連續4個月負增長,增速分別為-11%、-10.3%、-4%和-7%。同期,進口增速明顯好于出口,尤其是1999年3月,進口增速達到22%。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半年后,我國貿易順差出現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2009年經濟形勢與1998年有較多相似之處,而此次國際金融危機遠較亞洲金融危機嚴重,未來貿易順差規模增速銳減可能性較大。
未來FDI可能持續下降。隨著全球經濟步入衰退,可以預期投資活動將繼續收縮,中國的FDI可能會繼續下滑。現在這種跡象已經出現。商務部數據顯示,11月我國FDI為53.22億美元,同比下降36.52%,環比下跌20%,同比降幅創下2003年11月以來最大月度降幅。
人民幣貶值預期將影響國際資本流入。目前美國已步入零利率時代,人民幣仍有較大降息空間,人民幣1年期存款利率明年或降至1.44%附近,這不利于人民幣匯率走高。而出于保增長,央行可能會力爭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甚至不排除人民幣階段性貶值。在貶值預期升溫的背景下,熱錢流入會減少。
從影響外儲增長的上述幾個因素來看,“注水”管道已開始縮小。而從“出水”管道來看,鑒于歐元、英鎊持續貶值,中國外匯儲備的匯兌損失可能會繼續增加,即使不增加,由于外匯儲備資產多元化趨勢的延續,儲備總量的變動幅度將隨之擴大。此外,“藏匯于民”以及外匯結售匯制度方面的改革,使得居民和企業持有外匯的成本下降,個人持有外匯的靈活性增強,從而增加了外匯儲備總量增長的彈性。
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的波動性明顯增強,無疑會增加央行宏觀調控的難度。從目前來看,外匯儲備下降將掣肘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實施,制約貨幣供給的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