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
12月的第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大幅下跌156個基點,創下了近一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受此影響,人民幣即期匯率也創下了匯改以來最大跌幅,單日下跌485點。而在此之前,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NDF)早已在2008 年5月就已改變了人民幣升值預期,進入貶值軌道,同日亦形成一波普跌。
人民幣匯率如此大幅度變動使我們不由得想起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日在國際清算銀行會議上對人民幣貶值問題的取態。人民幣是否在經歷兩年的升值之后,轉而進入貶值通道了呢?央行相關人士周一對路透表示,央行會在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基礎上繼續進行匯率改革。
市場目前則對貶值保持謹慎的態度,有觀點認為中國現在還未出現貿易順差的大幅收窄或嚴重的通貨緊縮,以價值回歸為目的的人民幣升值不應該就此打斷。人民幣此次大幅度的下跌更有可能是受到前期美元不斷走強的影響,人民幣此次選擇短期的調整是為了釋放美元上漲帶來的實際升值影響。
經濟危機中的匯率變動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中,人民幣堅持不貶值的策略在給我國出口造成極大壓力的同時,使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得到了提升,同時也為限制了危機的蔓延。當時的政策選擇不僅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的尊重,同時也給外界形成了穩定發展的形象,更有效的吸引了外資。
不過我們應當注意到,亞洲金融危機從范圍來看畢竟是一場區域的經濟危機,美國、歐洲兩大經濟體受到的影響有限。我國在人民幣堅持不貶值的基礎上對美出口不降反升,中國經濟因此完成了“保8”的目標。
而此次發端于美國的金融危機覆蓋全球,傳統的美歐國家深受影響。數據顯示,美國、歐盟、日本9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都處于2006年以來的最低點,美國更是在10月份創下了38.0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歷史最低點。在剛剛結束的廣交會上,我國的傳統出口大項紡織服裝產品共成交34.2億美元,較上屆下滑39.3%。其中對歐盟和美國的成交額分別下降28.6%和36.1%。中國已經成了全世界的希望,十年前那種堤內損失堤外補的情況已不可能出現。
而在過去的十年里,我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出口變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程度大大超過了十年之前。雖然目前的政策仍希望內需能夠起到經濟緩沖的作用,但經驗證明拉動內需的效果遠遠小于出口政策的變動。所以在實體經濟明顯受到沖擊的情況下,貶值等一系列鼓勵出口的政策可能性極大。
目前的難題在于,假如選擇貶值,其效果仍然難以控制。由于中國的出口商品存在眾多的同質競爭者,東亞、東南亞制造業的競爭基本上糾纏于價格。人民幣的貶值政策可能引起相關國家的“貶值競賽”,人民幣貶值造成的形象損失成本可能不會帶來預想的效果。中國同時還作為歐美出口的一個重要市場,貶值同樣會激起歐美國家的貿易報復政策。正是由于此,20國峰會形成共識表示各國經濟救援政策不應傷害相關其他國家。
長期來看,人民幣國際化是必然趨勢,而目前國際金融體系的重建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機會。人民幣取代或者部分取代美元的地位將在長期給中國帶來真實的好處,保證人民幣穩健而負責任的形象有利于人民幣地位的形成,短期的出口困難將是形成長期利好的成本。權衡短期和長期的利益就是目前匯率政策所要思考的問題。
小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