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外匯 > 人民幣升值速度明顯放緩 > 正文
8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跌至6.8659 ,同時也是人民幣對美元連續第十個交易日下跌,創下匯改以來人民幣最長時間連續下挫的紀錄。人民幣將繼續保持升值趨勢,還是就此進入貶值通道?這成為當前市場普遍關心的問題。
文/本刊記者 馮慶匯
2008年8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跌至6.8659 ,同時也是人民幣對美元連續第十個交易日下跌,創下匯改以來人民幣最長時間連續下挫的紀錄。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從7月16日的6.81,下跌到8月11日6.86,而同期,人民幣對歐元則繼續升值。7月至今,歐元對人民幣匯率已經累計下行2000余個基點,日元對人民幣也滑落1000余個基點,而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約450余個基點。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名義有效匯率升值約4.5%,而實際有效匯率僅升值3.6%,反映出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升值的趨勢已經有所減弱。而人民幣是否會就此升值“稍息”甚至進入貶值通道?這成了當前市場普遍關心的問題。
三大原因影響人民幣走勢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這一輪跌勢,自7月以來幾乎未作喘息。即使8月初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外貿順差規模達252.8億美元,高于預期,也未能幫助人民幣匯率有所表現。一些外匯交易員認為,今年前7個月,貿易順差累計123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9.6%,因而7月數據的上升并未能給人民幣匯率提供太多支撐。
導致人民幣升值速度放緩的主要原因,專家學者以及市場人士已有頗多討論,歸納而言主要有三個方面。
其一,國際市場上美元開始走強直接促使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從數據來看,美國經濟二季度增長得益于美元貶值推動、出口強勁和消費支出增加。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出口增速為9.2%,高于第一季度的5.1%,個人消費支出第二季度增長1.5%,高于第一季度的0.9%,住房投資下降 15.6%,下降幅度低于去年第四季度27%和今年第一季度25.1%。第二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好于第一季度。
相比之下,德國經濟在今年第二季度收縮約1%,顯示德國經濟與歐洲經濟,經過近兩年快速發展后面臨停滯期的到來。日本今年6月景氣現狀一致指數為101.7,比5月份下降1.6個點,出口下滑和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嚴重擠壓了日本企業利潤,6月份日本產品出口量是四年來首次下跌,工廠產量已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失業率上升。
和其他發達經濟體相比,美國經濟企穩回升跡象明顯,而歐洲、日本以及一些新興市場經濟的不明朗前景,促使一些國際資金開始回流美國。根據國外媒體的公開數據,今年二季度已經有約72億美元外資撤出阿根廷。韓國截至今年7月底外匯儲備比上個月減少105.8億美元,已經是連續4個月下滑,6月份外資在韓國市場凈拋出46億美元的股票,大舉撤離韓國股市。而我國香港6月份M3貨幣供應量較去年同期下跌3.8%,創18年來最大降幅,國際資金開始從香港流出。
大筆資金對美元的強勁需求,似乎按時本輪美元貶值歷程接近尾聲,強勢美元時代或又將來臨。相應的,在美元未來吸引力逐步增強的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步伐減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甚至有不少市場人士認為今年底明年初人民幣或許會面臨貶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