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解讀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 01:07 金融時報
匯改提升企業“游泳”水平 記者 谷秀軍 近日,央行公布了2007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分析認為,經過兩年多的調整,大部分外貿企業基本適應了人民幣匯率波動,生產、經營、就業保持平穩,綜合競爭力穩步提高,對人民幣匯率變動的調整能力和承受能力明顯高于預期。 2007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總體走高,2007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兌7.3046元人民幣,比上年末升值6.90%;人民幣對歐元匯率中間價為1歐元兌10.6669元人民幣,比上年末貶值3.75%;人民幣對日元匯率中間價100日元兌6.4064元人民幣,比上年末升值2.44%。這一年,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與國際主要貨幣之間的匯率聯動關系明顯。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242個交易日中,人民幣匯率有151個交易日升值,91個交易日貶值,且較2006年日均波幅40個基點繼續擴大。 面對彈性不斷增強的人民幣匯率,以及人民幣對美元的不斷升值,外貿企業一路是如何走過來的呢? 早在2005年匯改后不久,央行行長周小川就曾表示,希望廣大企業能夠更適應新的匯率機制,能夠在新的機制里學會自如地“游泳”。他還說,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后,從制度安排上看,人民幣匯率可能會有向上或向下的浮動。對于廣大參與進出口、投資的企業來講,更加需要一些規避匯率風險的業務需求。這些業務需求最主要的體現是遠期結匯。外匯市場今后還會出現一些其他有關外匯的衍生工具,這些工具都是為了金融機構,特別是為了進出口企業和涉及外匯業務的一般企業能夠控制好風險。 眾所周知,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所確立的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三項原則,就已表明要根據市場變化,充分考慮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有步驟地推進改革。事實也如此,匯改后,央行、外匯管理局先后出臺了多項政策,商業銀行也設計了更具針對性的金融產品,為外貿企業的平穩健康發展創造更為有利的金融環境,為企業更自如地“游泳”提供了方便。 然而,人民幣升值必然會對外貿企業產生一定的影響,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企業的生存和應對能力其實是十分強大的,企業自如“游泳”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總之,人民幣匯率改革對外貿企業產生了一定影響,但大部分企業通過更具主動性、更多樣化的方式加以積極應對,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與此同時,人民幣升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例如,佛山一家以面料印染加工、布匹生產為主的企業,為應對人民幣升值的影響,與一家國外紡織企業達成協議,由外方企業投資控股該企業70%的股權,并引入外方相關的高端專利產品,該專利產品利潤率在10%至20%之間。按雙方計劃,該專利產品將占企業總體生產比例的60%,這將大幅度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 根據報告預測,未來一年,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強,美國次貸風波引發的歐美等地流動性緊張可能會影響到實體經濟的正常運行,并弱化相關國家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具體來說,一是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國外需求增長減緩,消費需求也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二是勞動力成本、原材料、資源價格和運費上漲較快。三是出口退稅和關稅政策的調整雖然有利于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合理保護和利用國內環境資源,但同時也對企業的資金周轉和出口市場的調整帶來一定壓力。四是隨著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勢頭的加大,國際貿易摩擦的壓力在不斷增大。很顯然,2008年對于微觀經濟主體來說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因此,積極轉換貿易發展模式,抓住機遇,變壓力為動力,促進整體競爭力明顯提高,進一步增強企業對外議價能力,同時高度重視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對其經營決策的影響,更為積極地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挑戰,提高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是企業應對更加嚴峻的挑戰,在未來繼續走好的切實之舉。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