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鏡鑒日元升值中的產業變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0日 16:59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日本1960-1970年代機械出口的成長故事是對于今天中國制造業的投資機會的預言 - 本刊特約作者 薛俊 周勇/文 從工業化史國際比較的角度看,對研究中國的工業化過程最具借鑒意義的當屬日本。本文著重從出口角度去研究日本1960-1970年代機械行業發展的變遷。從制造業的角度看,在要素價格重估的大背景下,工業化進程中必然經歷的產業結構升級進程帶有一定的公理性,從而日本的產業升級進程也可能對中國的制造業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因此,研究日本制造業的借鑒意義當主要集中在60-70年代。同時,我們是在統一的框架下詳細分析要素價格重估、內部需求變遷、升值對產業競爭力以及企業利潤變化的影響,從而對機械行業未來在中國的發展趨勢提供借鑒。 雖然我們相信研究60-70年代日本出口本身能夠發現其出口產業的更替以及國際競爭力興衰的變化,但是這種探討如果只是通過單純的用日本出口的持續增長或者是產業升級進行論證已經顯得過于局限,在世界經濟周期性成長的大背景之下日本國內產業構造變化對出口產業的發展變遷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那么通過國內產業內在變化來看出口發展才應該是更具說服力。 另外,我們之所以以日本60-70年代的機械出口作為參照,是因為現階段中國產業組織結構與當時的日本存在著極大相似性,這來源于產業結構演進中特定階段的固定規律。產業結構演變是一個不斷從低級向高級轉變的過程,是經濟發展的歷史和邏輯序列順向演進的高度化過程,因此這種固定的規律在產業結構相似的背景下具有值得參考的共通性。 產業發展變化以及出口增長原因 60年代日本的產業發展特點為:單純勞動密集型產業正慢慢弱化,大量生產型工業的出口急速提高;不過同時,相對于美國和西歐,日本仍然在單純勞動密集型產業方面保持著顯著的優勢,這也是日本能夠維持持續出口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勞動密集型商品中,低技術附加值的纖維制品出口的比重相對減少,而有高附加值的精密機械和民用機械占的比重又相對上升。70年代日本產業發展特點為:為了克服日元升值和石油危機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困難,一方面,日本企業努力提高能抵補 正是由于這些,在適應國際需求的變化中,日本能夠不斷增強產品價格和質量的國際競爭力,使產業向高增長高出口部門轉移。日本的出口急速擴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著重強化了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力。在日元升值的情況下,通過加強生產效率,使得出口商品的價格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具有更大的優勢。第二,日本的出口構造積極適應世界貿易的需求,特化出口產品。第三,能源價格飛漲之際,生產也從高耗能產業向高附加價值、生產率高的產業轉變。 機械行業在出口中的地位 戰后,日本為了盡快擺脫戰爭給經濟帶來的災難,確立了以貿易立國的方針。不過日本既無資源又無能源,所以出口制成品,進口原材料成為它的一個重要特征。同時,通過出口來創匯就顯得非常重要。為了鼓勵出口創匯,政府用優厚的低息融資和稅收上的優惠來對相關產業進行扶持,政策也向這方面傾斜。而機械是為各生產部門提供生產資料的工業,也是生產資料的工業。機械工業發展了,就會帶動其他工業部門的發展。同時,從戰后初期的日本經濟來看,機械工業的凈產值高,創匯率高,單位投資額的就業率高。因此,機械工業對于日本來說,不僅在擴大就業,而且在出口創匯上有積極意義。 機械產品的出口在1960年占總出口的22.9%,到了1969年末已占到45%,居日本出口行業第一。到了70年代,在日元升值和石油暴漲引起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傳統出口能力衰落,而以加工部門為主的機械行業充分享受了技術革新和比較優勢帶來的成果,不但產業結構升級換代,而且成為日本經濟增長的引擎,在總出口中機械產品的出口也突破了60%。 日本產業的發展和機械產業的地位之間關系表明,日本的產業升級、通過技術革新提高生產力是擴大出口的兩大要素。而機械工業的發展和出口的增加又是這兩個要素的集中體現。 升值因素與機械出口的變遷 戰后持續惡化的貿易收支帶來了美元的不穩定,這使得美國政府在1971年8月15日做出了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并增收進口附加稅的新經濟政策,這被稱為尼克松沖擊。日元在沖擊中深受影響,其后短短的4個月之內日元升值14.4%,到1979年為止,其間雖然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不過兌美元仍然升值33%。 但在7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的過程中,機械出口占日本全部出口的比重從60年代的22.9%上升至70年代的46.3%,再上升至80年代的62.8%,60年代和70年代的年增速都保持在2%以上;機械出口總額都創出新高,增長率也每年遞增。機械出口總額的年增長率在60年代平均年增長率為25.7%,70年代為25.3%,僅相差0.4%。雖然在1975年和1979年有較大的回落,不過這更多是受兩次石油危機的影響。 為什么日元升值,日本的機械產品還能維持這么高的出口呢?在日元升值前,機械行業在日本國內已經具備相當的生產規模。機械行業是一個加工和裝配的工業部門。它所生產的機械產品是由許多其他工業部門和本身內部許多工業企業生產和加工的各種零部件和附屬件組裝成。因此,工業的生產規模越大、越集中,就越接近于大量生產的條件,其結果,質量就越高越穩定,成本也越低。根據這個觀點,兩個同是一個特定機械品種的出口國,如果兩國的這一特定品種生產規模相接近,其他條件相同,那么兩國在該機械品種上的競爭力接近。因此可以說兩國在某一特定機械品種上的生產規模差距的大小,是決定質量和價格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到1970年為止,日本國內的生產力正不斷地朝制造業生產方面轉移,而在制造業中,日本機械的生產額擴大的比重最顯著。在日元升值之前,機械出口已經占到日本全部出口的一半左右。在機械貿易中,日本不僅平均年增長率為27%,超出了OECD平均水平的一倍,而且所占的比重也從1963年的0.5%(占OECD)擴大到1968年的9%。 其次,壓縮成本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和1960年代日本勞動力過剩相比,70年代已經向勞動力不足轉變,這樣工資上漲的壓力就很大,機械產品的大量出口不但能使生產率向上,而且吸收工資成本增加所帶來的壓力。 最為重要的是,日本逐步通過技術革新保持了機械出口的增長。日元升值以后,從產品出口的比重來看開始以船舶為代表的勞動集約型產品還占有較大優勢。之后,汽車、電氣機械等附加價值高的技術集約型產品漸漸取而代之。其中,日本汽車以節能和高品質而持續高速出口,增強了商品的非價格競爭力。在日元升值期,附加價值高的機械出口僅受輕微影響。而像纖維等附加價值低、耗能較高的出口商品受影響較大。加上以機械為中心的加工型產業的商品加工度非常高,盡管受到了原油為主的海外原料價格上漲,不過只要國內沒有其他成本的增加,價格競爭力就不會下降很多。 綜上所述,日本國內的經濟增長促進了出口,而出口的增長反過來又支撐了經濟的成長。機械產品出口的擴大促進了國內機械行業由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移。在日元升值的背景下,機械產品仍然能夠保持擴大的主要原因是,具有相當規模的國內機械產業在順應國際需求變化的同時,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和技術革新。 機械出口的升級問題 在日本的機械出口變遷中,勞動集約型產品逐漸被技術集約型產品取代的趨勢,低附加價值商品最終被高附加價值商品所替代。這是一個逐步替代的過程,而且被替代產品又在過渡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日本的機械出口一開始是以簡單的縫紉機出口為主,主要靠價格優勢,美國造的縫紉機頭的批發價為日本的2.5-3倍。不過此后由于發達國家的消費升級,以及發展中國家的進口替代,日本的縫紉機的出口總量雖然每年有所增加,這主要得益于產品性能的提高,不過其出口占總出口比率卻是逐年下降。 和縫紉機相比,通用機械的凈出口比率到高速增長期結束之前還是負增長。不過從1970年代開始通用機械的凈出口比率大幅增加。到了70年代末,數控機床的生產和出口比率已經超過了40%,而進口卻一直在降低。數控機床是高級機床,這反映出日本正在出口高級通用機械,進口普及類的通用機械,實現出口的產業升級。 同樣,日本的電子機械、民用電子機械、產業用電子機械以及電子部件都是在7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的背景下,出口占生產的比率逐年提高,凈出口比率直到80年代中期才開始慢慢回落。這些都反映了日元的升值使具有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出口成為了主力,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也在這個時候得以強化。 受尼克松沖擊影響,1971-1972年日元對美元半年升值16%,隨后逐步趨穩。這對日本各行業的影響各不相同。我們比較發現,那時日本在食品、纖維、紙張行業的工資成本相對降低,而主要的出口產業鋼鐵、電氣機械、運輸機械的工資成本有大幅的改善。從這里看出,對于日本主要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出口產業來說,這種沖擊還是能被吸收的。 由于日元上漲,日本企業收益在出口數量的減少、出口價格的降低以及進口原材料成本的減輕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日本的纖維、鋼鐵、通用機械、電氣機械、汽車、化學等行業的銷售利潤比日元升值前期降低了0.25%。總體上講,這主要是由于出口價格的降低造成的,日本機械行業的出口價格基本上低于總平均值。不過對于汽車、電視機、精密機械來說,批發價格不斷降低,而其出口價格一直維持在同一水平,出口給這些行業帶來了比較豐厚的利潤。同時,日本這些行業的出口比率在不斷上升,強化了日本的出口競爭力。而日本的食品、纖維等行業由于受到發展中國家的競爭,其出口價格不能提高,而批發價格卻在不斷上升,這樣惡化了出口,同時也降低了競爭力。 石油危機帶來的 升級中細分行業的機會 雖然日本機械出口從1960年代到70年代持續增長。不過機械行業的利潤波動并沒有顯現出與出口持續增長的一致性,相反,它的利潤增長呈現出了明顯的周期波動性。 首先,石油危機促使日本積極地進行第二次產業結構大調整,確立了加速由勞動力集約型的重 不過從機械行業的利潤情況中我們可以看出,1972-1973年的日元的升值和第一次石油危機雖然給機械行業的利潤帶來很大的影響,不過1977年300日元兌1美元上升至1978年180日元兌1美元時,日本的機械行業(除船舶)的利潤卻實現了增加。這說明日元的升值固然能給利潤造成一定影響,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實現產業升級和不斷提高技術革新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日元升值和石油危機,價格方面對日本汽車很不利。石油危機時的狂亂物價導致了工資大幅度提高,日本車比德國車和美國車要貴。但日本的汽車行業在確立了批量生產體制的同時,還實現了降低成本、改善質量、性能、設計,在美國市場上擴大了市場的占有率。同時,在非價格方面的燃料消耗率和質量抵消了價格的提高。這樣,日本的汽車工業以積極的設備投資確立了大量生產的體制,同時不斷開發新技術來保證質量。特別是在小型轎車方面,不光生產技術先進,而且在低公害、低耗能方面受到了世界的矚目。 日本的造船業在當時無論是生產方面還是出口方面都是具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而且與第二位以下拉開了很大的距離。這是采用集團建造方式、流水作業、造船廠無人化方式等,以大型船塢等合理化投資降低成本,擴大生產能力,努力縮短交貨期的成果。不過,造船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裝配產業,而且具有很強的周期性,在石油危機后工資成本提高以及國際需求飽和的情形下面臨困境。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