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空調價格屠夫LG布局天津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30日 00:36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雷中輝 丘慧慧

  天津 廣東 順德 報道

  每當夜幕降臨,天津市北辰國家科技園區的興淀公路旁就開始釋放燒餅、肉夾饃的味覺誘惑,并混合著進出原料和成品的卡車隊伍揚起的塵土氣息。

  這里就是LG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簡稱LGETA)的總部所在地,也是LG全球最大的生產工廠。從1995年LG進駐天津的十年來,車水馬龍、人頭攢動的景象已經構成了北辰科技園區夜色中不可或缺的一幕。

  然而四月中旬以來,就是這個方圓1平方公里、被天津市連續7年評為“天津市最佳外商投資企業”的“寵兒”,天津三大外資巨頭之一,卻成為引發美國向中國商務部提交中國產地空調全行業傾銷指控的導火索,也成為中國本土空調廠商指摘的對象。

  4月11日,因為美國企業惠爾浦空調直接點名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LG空調價格偏低,涉嫌傾銷,惠爾浦向中國商務部提交了反傾銷報告,由此引發中國空調業全行業訴訟危機。

  LG為何布局天津?

  傾銷的訴訟危機似乎沒有影響到LG的正常營業。

  加長的集裝箱式的運輸大卡車不停地往返于LG天津廠區之間,“這里經常堵車”,一位經常在此地載客的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而且因為貨物進出檢驗很嚴格,所以LG里面經常停著很多車。沒有LG的許可證件,任何人都進不去。”

  就是這個用鐵柵欄和磚墻圍繞起來、在天津自成一體的工廠,生產出了在美國一臺只售72美元的空調。盡管LG事后對此作出解釋,認為72美元是空調產品中價位較低的窗機,但是行業內仍然認為這是一個“太低了”的價格。

  是什么支撐了LG在天津生產的低成本,使其能夠以低于中國本土企業22%的價格,將產品賣到了美國?

  實際上,LG進入天津十年,天時地利人和,LG的空調產業的壯大亦與其進駐天津歷史緊密相關。

  1996年10月,曾經盛極一時的天津可耐電冰箱廠因經營不善宣布倒閉,隨后,天津市二輕局將其剩余資產與剛剛進駐天津一年的LG成立合資公司——LG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合資,成為了目前所見的LG天津生產基地的最早形狀,至今累計投資額已達3.6億美金。

  而據LGETA對外協作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說,恰恰就在1996年,LG電子開始在韓國生產和銷售商用空調,LGETA成立之后,逐漸取代韓國本土,成為LG電子在中國專門從事空調、微波爐和吸塵器生產的最重要基地,并于近年迅速壯大成為超過空調業老大日本松下、全球銷量第一的空調廠商。

  LG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該基地年生產能力達450萬臺空調,1200萬臺微波爐,500萬臺吸塵器,700萬臺壓縮機,2000萬臺電機,磁控管1000萬臺,其中50%以上的產品出口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LG在天津的十年,已經將自己的微波爐、空調產業都擠進了全球前三名之列,也讓天津成為其全球制造不可或缺的腹地。

  “LG在全球其他地方還有生產基地,比如韓國本土、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只不過中國目前是最大的生產基地,也是出口最多的。”LG天津基地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

  4月28日,記者來到LG生產基地,在進出廠區眾多的員工人流中,進料的車和出貨的車也同樣堵在門口,這些貨車的牌號顯示,他們分明來自北京、河北、河南、山東甚至浙江。

  而據中國海關統計數字顯示,LG去年從中國出口的空調達到208萬臺,在去年出口的空調中占32.2%,出口額14960元,也就是說,按LGETA目前空調產量450萬臺計算,約有一半空調用于出口,而內銷的產品中,以市場業內估算的1400萬臺計,LG亦在中國牢牢占據了超過17%的份額。

  俞堯昌們的憤怒

  “LG當初選擇來這里投資,看中的就是這里的有競爭力的優勢。”記者正面采訪LGETA工廠的要求被韓方拒絕,但是LG一位相關人士在要求不透露身份前提下向記者分析了LG低價根源。

  他認為,LG等外商蟄伏天津多年,各項優惠政策幫助LG很好地實現了成本控制。

  首先是用地便宜。天津長期以來外資企業收益在當地產值中比例超過90%,出口創匯99.01%亦是來自外資企業,歷年對外資企業的落戶在土地價格上給予相當高的優惠。記者至電北辰國家科技園區管委會咨詢招商事宜,一位袁先生告訴記者,園區規定投資企業購地的規定為,在購地規模達15畝以上,并且能保證一公頃土地內的投資密度達到3600萬元(包括買地價格在內)的前提下,每畝地的價格為10萬元。

  “也就是說,企業在每畝地(含買地的錢)的總投資要達到超過200萬元。”袁先生補充說,這個條款對內外資沒有限制。

  “200萬元/畝的投資額對于國外大型企業來說,沒有太大的負擔,但是10萬元一畝地的價格就很便宜了”,格蘭仕副總裁俞堯昌認為,他舉例說,格蘭仕位于廣東中山今年在建當中的空調生產基地,征地的價格最低在20萬元/畝。而另有志高空調人士亦向記者表示,10萬元的價格很“實惠”。

  而記者在區內調查時通過招租廣告所留電話詢問得知,“前幾年開發區土地是每畝7萬-8萬”,那時候進來的很多外資都享受到了此條優惠,而現在20萬元是近年漲價后的規定。

  其次是稅收的優惠。記者從北辰科技園區管委會處拿到的資料顯示,天津市的招商優惠政策包括:園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生產型外商投資企業,生產經營期在十年以上,從獲利年度起,前兩年免征企業所得稅,后三年減半征收所得稅;先進技術型企業再連續三年按10%征收所得稅;三資企業出口產品產值達到當年企業產品產值的70%以上的,減按10%的稅率征收所得稅;企業自籌資金新建的技術開發和生產經營用房,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規定,免征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為生產出口產品而進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免領進口許可證,海關憑出口合同及園區管委會的批準文件驗收;經海關批準,可在園區內設立保稅倉庫;自行生產的產品出口,除國家限制出口或者另有規定外,免征出口關稅。境外投資者將其從企業分得的利潤在中國境內再投資興辦產品出口企業或先進技術型企業,經營期限不少于5年的,經申請稅務機關核準,全部退還再投資部分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廣東東方金源律師事務所金焰認為,類似于LG等當地企業從稅收中實際上可以有相當的操作空間,廣東順德等家電企業的所得稅率一般為33%,比LG明顯偏高,另外通過在當地的再投資獲得的稅收減免亦符合當地的政策。

  記者從天津公開資料中發現:LGETA自1996年10月正式投產以來,該公司累計產值已經超過320億元人民幣,投資32億元,給天津市當地上繳的歷年稅金總數為4.5億元。

  相當的優惠條件讓LG電子在天津的擴產興頭不減,LG公開資料顯示,2002年至2005年,LG在津投資數為2.53億美元,在此期間啟動LG的第四次增容擴產。

  韓資配套生態鏈與國產空調“災年”

  前述LG人士認為,LG空調的價格優勢還得益于群聚在LGETA周圍的韓資配套供應商。

  天津韓國商會的人士對記者表示,如今在天津市投資的韓資會員企業已經達到了500余家,而在北辰科技園區就已經有會員企業85家,這些企業多數都在為LG提供各式的配套服務。根據韓國商會向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這些韓資企業多數為中小型企業,投資額度多在數十萬美元到數百萬美元,工廠規模多在職工500人以下,而產品也僅限于生產LG產品中的某一個元件,LG方面除了壓縮機等核心部件外,其它部件均在周邊韓資企業中采購。

  這是否有助于LG的成本控制?記者采訪天津韓資零部件企業天技機電公司時,一位女士告訴記者,實際上韓國零部件廠商其生產原料亦來自中國本土,因而從生產成本上實際上與中國企業相當,只不過“LG在采購上有向韓資企業的傾斜的政策”,所以韓資企業大都追隨而來。但她承認,作為外資企業,這些小工廠也同樣感受到了當地政策的優惠。

  4月27日深夜,距離LG空調傾銷案暴發已近半月,率先站出來炮轟LG為“害群之馬”的格蘭仕集團副總裁俞堯昌依舊心緒難平,他一根接著一根地抽煙,算著一本“災年帳”:一年多來,空調行業的成本壓力明顯上升,在空調的生產要素中,僅油漲價帶來的運輸費增長就達兩倍,2004年搶走了格蘭仕1個億;“油漲價還帶來塑料漲價,鋼漲價帶來銅、鋁等有色金屬漲價”,俞說,空調變壓器所用的電工鋼,“過去是4000元一噸,漲到12000多元。”他介紹說,僅鋼材漲價就搶走了格蘭仕“10個點”的利潤,去年一年搶了9個億。——而今年空調的利潤率只有3%,只有用規模的效率搶回失去的利潤點。

  俞堯昌說,格蘭仕目前零部件均已基本自供,但壓縮機大都仍然依靠日立、三菱等公司,而壓縮機的價格“說漲就漲,亂漲”,他說壓縮機從過去400多元降至200多元后,最近又開始攀升,而這一點,確為本身就生產壓縮機的LG的優勢。俞認為,在其它零部件的生產成本上,LG甚至高于中國本土企業。

  俞說,LG空調在美國給全行業帶來的訴訟危機一旦波及中國企業出口最多的歐洲,則形勢會越發逼人,事實上格蘭仕近幾年一直在調高出口產品的價格,而采用國外高國內低的價格策略,是為規避風險之舉,而LG相反的“外低內高”的策略讓其費解。

  “LG量上是全球最高的,但是行業都知道LG的全球第一以空調業的連年虧損為代價。”俞堯昌說。

  前述志高空調人士亦表示不解,今年以來國內空調全行業都上調了10%左右的價格,同時國內企業出口產品通過全國機電商會達成共識,出口產品價格有底線的控制。而為何LG還要維持如此低價?相比之下,空調業的老二松下的價格向來都是只升不降。

  俞堯昌分析認為,LG空調基地現基本集中到了中國,轉移國外的可能性不大,LG的策略或會將高歌猛進的中國企業拖進反傾銷的泥潭,然后其再通過與美國方面的疏通爭取“市場經濟地位企業”的判決。

  而廣東金源律師事務所金焰則認為這種論斷存在可能,一旦美國方面立案,LG求解的途徑只有一條:應訴,申請單獨調查,在應訴中爭取較低、甚至最后判決結果為零的傾銷幅度,“這種可能性是有的”。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LG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 】【打印】【下載點點通】【多種方式看新聞】【收藏】【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2005年上海國際車展
日本謀任常任理事國
圓明園工程風波
定遠號艦重返威海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珠峰科考登頂復測
2005環球小姐賽
家裝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國特種部隊生存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