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新外債管理規定有助于減輕人民幣升值壓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 14:43 第一財經日報
胡進之 分析人士表示,努力縮小外債規模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是目前顯得比較緊迫 收緊流動性、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在一段時間內依舊是目前中國整體金融環境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出臺一系列政策控制國外資金的流入規模也就在情理之中。日前外匯管理局出臺的《關于2007年度金融機構短期外債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可以看作這一系列控制外資流動規模當中的一環。 《通知》的主要內容是在2008年3月31日前各金融機構分步驟調減短期外債余額的比例,并且擴大了短期外債指標的核定范圍。從長遠來說,外債數量的減少,會導致流入的美元以及其他外匯資金的數量減少,這將使國內的經常項目賬戶赤字改善,從而減小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在一位外資銀行外匯部門人士的眼中,“這就像一艘船進水了,在這個過程中,船上的人會用各種方法去堵這些漏洞,盡力使船沉的時候不要發生傾斜。” 從另外一個方面,外債規模的控制也會引發市場對于美元需求的增加。因為在外債減少之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機構必須在國內兌換美元去購買原先憑借外債可以購買的國外資產,這些變動最終體現在外匯的即期市場上使美元有升值的趨勢。即便是用于購買國內資產的外債的減少也有助于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因為有外債的機構需要有一個結匯的過程,外債的減少使得銀行結匯所得的美元減少,在需要外幣來平盤其他結售匯頭寸的即期市場中,美元的需求會減少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上述外匯人士認為,其實努力縮小外債規模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是目前顯得比較緊迫。一是因為目前的流動性很多,外債增長過快會導致國內的流動性更加泛濫,另外目前中國的短期外債占全部外債余額的比例過高。 不過也有外匯交易員認為,從現匯市場來說,盡管最近兩天銀行間匯市美元兌人民幣的波動很大,但這和外債規模的控制關系不大。盡管銀行有結售匯的頭寸限額,且外匯多為結售匯平盤所需,但大部分銀行很少使用外債來平盤,大多使用的是本身的資本金以及從市場上拆借來的,因此短期來看,可能即期市場所受到的影響不會很大。 不過無論是減少外債規模還是其他措施,最終仍是一個手段,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人民幣升值的大趨勢。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