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須完善外匯投資公司運作模式緩解收支失衡壓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 11:11 世華財訊
對于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國須加強外匯儲備的經營管理,完善外匯投資公司的運作模式,以此緩解國際收支失衡帶來的負面影響。 據上海證券報2月6日報道,央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12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10663億美元。面對這樣一筆巨資,近日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明確提出,加強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積極探索和拓展外匯儲備使用渠道和方式。 據了解,國家將成立一家外匯投資公司來從事部分外匯儲備的經營管理,但是具體操作細節仍在討論之中,最早將在3月份才能確定。 對于外匯投資管理公司的組建問題,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把外匯儲備按照匯率管理與投資的功能進行區分,一部分用于央行隨時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另外一部分可以用作長期投資。但是,我不主張重新成立一家公司來履行這個投資的職能。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匯金公司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長期外匯儲備投資經驗,它完全可以擔當這個角色。另外一點,目前國際市場存在“中國買漲”的現象,因此成立投資公司后目標過于明顯,反而容易在經濟上吃虧。因此,外匯投資公司完全可以在匯金的基礎上轉型改造而成。 而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副經理研究員趙慶明認為,對于我國來說,無論是改造匯金、還是新設一家公司,當前最大的障礙可能是人才不足。 對于匯金公司應該如何轉型成為一家外匯投資公司的問題,郭田勇表示,首先,應該把匯金公司做實。自成立以來,匯金公司本身一直處于不太穩定的狀態,成立之初注冊資本450億美元,工行注資之后變成600億美元,未來農業銀行注資又要變動,做實匯金公司,一次性給他一筆錢,資本金相對穩定。當然,資本金不一定都用來注資。 在做實資本金之后,應授予其發行公司債的權利。做實資本金之后,它完全可以有自己獨立的風險承受能力,完全可以直接發公司債,它發行的公司債某種意義上是準國債,如果必要的話,中央財政信用作擔保。 如果某家國有大公司手中人民幣非常多,它要購匯到海外投資,那么央行肯定愿賣。但是目前沒有這樣一家公司,所以不得不由政府出面成立一家外匯投資公司,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外匯儲備投資本質上應當是一種企業行為,是藏匯于民政策的延續。 基于以上的分析,未來外匯投資公司的運作模式應完全按照商業化、市場化的原則來運作,不應過多帶有國家和政府的痕跡。 郭田勇表示,該公司投資管理的外匯應該發行人民幣債券。公司或者財政直接向央行發行美元債,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平衡不了流動性,比如向央行發行2000億美元債券,但由于在此之前,央行已經投了16000多億人民幣,這部分流動性收不回來。 發行美元債的想法過于注重投資功能,不能起到配合宏觀調控的目的。先做實匯金公司再分期發人民幣債券最大的好處是從宏觀上看,既能起到收縮流動性的作用,又不會使流動性在短期內收縮的力度過大。 趙慶明指出,通過發債購買外匯資金,首先,可以切斷外匯儲備增長與外匯占款之間的聯系,恢復和保持央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如果由央行劃撥,央行在貨幣政策上仍要受制于外匯占款的持續性增長。 其次,由公司發債的方式,能夠使其資產與負債相匹配,容易形成成本控制的概念,能夠更合理地評價它的投資水平和投資能力,促使其提高收益。而由央行劃撥,則該公司就很難有成本以及成本控制的概念。 商務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認為,從促進宏觀經濟平衡的角度來看,兩項比較,由該公司發債購匯的方式較優,因為這樣可以吸收國內過多的流動性。 對于發債對象應如何選擇的問題,郭田勇認為,外匯投資公司未來發債的最佳場所是銀行間債券市場。社會上的流動性過剩主要表現在銀行等金融機構手中的錢非常多,外匯投資公司信用等級非常高,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發債成本相對低,籌集資金也很快。 趙慶明還之處,設立外匯投資公司對緩解國際收支失衡只是一種被動平衡的方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前我國貿易失衡的現狀。當前我國在緩解國際收支失衡上的最緊要任務是抑制貿易順差,并且在政策上要允許貿易逆差。 梅新育表示,就近期而言,在追求國際收支平衡時不宜單純遏制出口和貿易順差增長,不能指望明年、甚至近兩年貿易順差和國際資產積累從增長轉為減少,相應地,我國外匯儲備還將進一步增長。其收益性將被更加重視。在人民幣長期升值環境中,人民銀行面臨其資產(外匯儲備)相對于其負債(人民幣)貶值的貨幣錯配風險,進一步強化了提高儲備資產收益性的重要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將外匯儲備資產劃分為儲備和投資兩個部分,儲備部分用于保證國家對外信用,投資部分用于增加收益和其他用途,實為正確選擇。 成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管理用于投資部分的外匯儲備資產,對于緩解中國國際收支失衡是沒有用處的,但是有助于緩解國際收支失衡的負面后果,擴大國際收支順差帶來的利益。 他還稱,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可以包括外國證券資產、戰略資源,乃至對部分工商企業和機構投資者的直接投資。其所管理的資產也可以劃分為自營和信托兩部分,后者委托優秀金融機構管理運營,我們從中學習其管理經驗和技術。這種做法在國際上并不少見,近年越來越多的中央銀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委托私營機構投資者管理自己的部分資產(主要是外匯儲備資產)。擬議中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在投資運營中雖然可以承擔高于儲備部分資產的風險,但仍然必須時刻保持足夠的風險意識。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