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財經縱橫

儲備計價為何要向市值法轉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 04:07 第一財經日報

  鐘偉

  儲備計價從歷史成本法向市場價值法的轉型,顯示央行行為的市場化自律,這是需要相當大的勇氣的

  一般而言,一國的國際收支體系報告由國際收支平衡表和國際投資頭寸表共同組成,一國定期披露國際儲備余額和對外投資凈頭寸的余額時,通常都采用歷史成本法來計價。但近年來國際會計準則的變遷和其他一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各國央行紛紛開始轉向采取市場價值法作為儲備計價的基本手段。

  為什么市場價值法有取代歷史價值法的趨勢?一是金融市場的發育,使得外匯及其衍生產品、黃金乃至IMF的提款權等都成為了市場敏感性資產,采取盯市(mark to market)方法確定價值成為可能;二是會計操作從手工記賬向基于網絡的電子化記賬迅速轉型,使市值法計算的繁重簿記工作可以在每日交易結束后迅速以批處理的方式自動完成。因此發達國家的央行普遍開始采取以市值法為主,或者市值法和歷史成本法同時披露的方式,來公布外匯儲備和投資頭寸余額。

  中國目前擁有的

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一萬億美元,三大因素促使中國有必要對市值法計價予以關注,一是中國在全球化中的分工地位,使得中國外匯儲備有可能進一步上升,采取市值法計價的外匯儲備更具有市場透明度;二是主要國際貨幣幣值的動蕩,使得歷史成本更容易偏離市場價值,轉向市值法計價更符合穩健性會計原則;三是市值法計價比歷史成本法計價,更容易折射出一國貨幣當局在某一時段管理外匯儲備的市場績效。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儲備計價從歷史成本法向市場價值法的轉型,顯示央行行為的市場化自律,這是需要相當大的勇氣的。

  是否需要把外匯儲備分成功能性和投資性儲備,并且對兩者實施差異性的計價方式?這樣的設想可以進一步商榷,國際慣常做法是儲備被分為高流動性和中等流動性頭寸,分別進行管理和投資,但通常并不會對儲備實施兩種差異性的計價方式。其原因,一是被人為分為兩部分的外匯儲備,無論是用于市場干預還是用于追求投資收益,市場約束都要求這兩部分采用同一會計計價基準;二是如果不是同一計價基準,那么貨幣當局面臨不利的市場變動時,就會產生將倚重于披露周期較長的儲備部分進行虛夸,將倚重于披露周期較短的儲備縮小的沖動;三是功能性和投資性儲備的管理目標、方式和機構通常有較為明顯的區別。

  是否需要成立專門的政府機構來從事儲備計價向市值法轉型?這也許是更值得精心對待的問題。

  (作者為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第一財經的網站:www.china-cbn.com

  中國首選,價值之選!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

  訂閱電話: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廣州)0755—82416077(深圳)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