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我們處在美元貶值的前夜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 02:30 第一財經日報

  徐以升/文

  經濟出現衰退、短期資本外流、外債規模過大,如果將這三個特點概括為當今的美元,雖然還稍顯過早但也已經初現端倪。實際上我們所要概括的,是美元的1960年代。

  1944年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至上世紀50年代末,可以說是美元最為風光的時期。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之下,美元在實際意義上取代黃金成為國際貨幣體系的固定錨,持有著全世界59%的官方黃金儲備(價值200億美元),享受著全世界都需要美元的“美元荒”時代。這段時期美國還實施了著名的馬歇爾美元援助計劃。

  然而幸福的時代總是很快地過去。歐洲經濟在50年代末期恢復,1958年美國貿易收支第一次出現惡化,并造成美國黃金儲備減少近23億美元。

  而1960年的美國則具有了文前所描述的三個特點:經濟出現衰退,利率相對歐洲下降導致短期資本大量外流,短期外債規模大。1960年10月倫敦交易所黃金價格突破35美元,一度達到40美元,顯示出美元存在巨大的貶值壓力。

  實際上從這時起,一個歷史的時針就直接指向了1971年的“尼克松沖擊”(1971年8月5日,由于美元的持續貶值壓力,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被迫宣布中止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兌換比率,并加征10%進口稅率。這被稱為“尼克松沖擊”),美元最終將無可避免地貶值以及脫鉤黃金。而在這期間,法國總統戴高樂先生和美國政府有一段為后人稱道的插曲。

  1961年宣誓就職的美國總統肯尼迪,在上年競選時即闡述了“不會將美元貶值”的政策立場,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維持美元地位。然而,1964年美國對外官方債務超過黃金儲備的價值,成為新順差國的歐洲開始表達對美國的不滿。這一年,法國總統戴高樂公開譴責美國可以靠印鈔票支付國際收支逆差,而其他國家卻需要辛辛苦苦地“掙外匯”,這給了美國“過度的特權”。法國還用腳投票,宣布1個月內將3500萬美元兌換成黃金,并稱將來自國際收支順差的新美元全部兌換成黃金。

  這段貨幣史真實地描繪了在經濟衰退、資本外流、外債規模過大的情景下,美元曾走過的一段貶值歷程。而這之后,上世紀80年代,美元再次經歷了一輪強弱政策轉換。

  自1981年里根總統入主白宮,20%以上的“耶穌誕生以來最高的利率”讓大量國際資本流向美國,并開始再度締造強大的美元。但強勢美元隨后沉重打擊了美國的出口,最終導致雙赤字,在1985年美國從世界上最大債權國淪為最大債務國之后,弱勢美元政策出籠,“廣場協議”也在這之后出爐。

  歷史似乎又要重演。在1990年美元在全球

外匯儲備的比例降到50.1%的歷史低點時,1995年美元開始得到拯救。雖然2002年、2003年經歷了短期貶值,但2004年迄今美聯儲通過連續加息試圖維持美元強勢。

  問題依然在于,強勢美元必然導致經常賬逆差,在雙赤字問題再度凸顯,而加息過度似乎要導致經濟衰退之時,美元又一次的大幅貶值會不會到來?

  貨幣強勢帶來的逆差問題不可避免地選擇美元貶值,之后又通過利率等多種方式重回強勢……

  “美元是美國的貨幣,但是是你們的問題”,當今金融市場上的這句名言,實際上是1971年尼克松政府財長

康納利所說。這句話不僅契合了上世紀70年代的“尼克松沖擊”,不僅契合了80年代被迫接受“廣場協議”的日本,而如今還契合了擁有近2.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東亞地區。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