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專家認為較溫和的措施應成為今后宏觀調控的主流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15:09 世華財訊
花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認為,調控重點將轉向減少流動性,短期內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調整準備金率等比較溫和的宏調措施應成為今后的主流。 據東方早報8月21日報道,8月18日,央行突然宣布自19日起上調存貸款利率各27個基點。一時間,爭議四起,除加息的時機選擇問題外,是否繼續加息更是成為了焦點所在。 央行對加息時機問題給出的解釋是,“根據當前社會總需求擴張勢頭仍很強勁的情況,為進一步增強宏觀調控的效果,有必要在收回流動性的同時,加大對資金需求方的調節,利用利率杠桿適當抑制投資和信貸需求的擴張。” 新華社的文章隨后對此進行了解釋,“盡管7月份的經濟數據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回調。但在當前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民間機構都具有強烈投資沖動的背景下,這種回調究竟具有多少穩固性,確實讓人難以肯定。稍有不慎,前期的宏觀調控成果就可能功虧一簣。” 這令人聯想到了近期國務院重手整頓的“內蒙古新豐電廠違規”事件。事實上,多位經濟學家也在采訪中提及了這一話題,認為此時加息至少可以明示中央從嚴宏觀調控的態度。 花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認為,即使時機上有那么一點不契合,那也不是央行的問題,加息之事可能在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公布前后就開始討論,這有一個決策的過程。盡管固定資產等數據可能不太支持加息,但7月份又抬頭的貸款增長速度卻足以給予決策層足夠的加息的支撐。 黃益平表示,調控重點將由此轉向減少流動性,短期內再加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目前中國經濟已初步顯露出“變冷”的趨勢,調整準備金率等比較溫和的宏調措施應成為施政的主流。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也認為,現在調控力度已經到位,甚至有點偏過,不能再加了。他甚至提議將準備金率“向相反的方向調整”,并建議減輕行政調控措施的影響。 但在亞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湯敏、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等經濟學家看來,“加息需要一個周期。”湯敏指出,應參考美聯儲的“小幅多次式”加息。 湯敏認為,就目前的經濟形勢而言,僅憑本次加息似乎不足以達到效果。但他也強調,單次的小幅加息是必須堅持的,這樣對企業真正的短期沖擊并不大。湯敏倡導的是一種“多種并舉,齊頭并進”的宏調組合拳,認為“加息只是宏調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必須配合其他的一些政策。 高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在加息后隨即發布研究報告表示,與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或是單純的行政措施相比,加息顯得更有效率。央行未來在進一步收緊國內的流動性的同時,年內可能會再一次提高存貸款利率各27個基點,同時加大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區間。 梁紅特別指出,此次存貸款利率同步上調表明,央行擔心國內銀行儲戶取款速度過快,可能會威脅到金融系統的穩定。 面對形形色色的宏調“后手”的建議與預測,湯敏強調指出,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不是宏觀調控更不是加息本身所能解決得了的,解決根本問題還是要依靠改革。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