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考公務員圖安穩還是志高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6日 13:28 南方日報 | |||||||||
11月26日,全國有310656人通過資格審查,趕考國家公務員考試,與計劃錄用人數的比例平均為37.3∶1;12月2日,廣州市公務員招考報名結束,共有16575人角逐423個職位,平均一個職位有近40人競爭;前日,26665人拿著準考證奔赴鵬城,參加深圳市公務員考試,招錄比例接近17:1,這些數字,同比增長都超過10%。高校應屆畢業生應考比例超過七成,成為主力大軍。
踏入新世紀以來,公務員考試的火焰在高校一年比一年耀眼,萬人搶擠獨木橋的場面一次又一次重現。然而,當某市某區某一科員職位從數百大學生中挑選而出時,這把烈火究竟燃燒了什么,又埋葬了什么? “公務員熱”圖安穩還是志高遠? 近日,省高校就業指導中心針對2005屆高校畢業生一連舉辦了6場行業專場招聘會,進場的用人單位累計接近400家,接收簡歷約10萬份。據記者從每場招聘會上隨機抽取50名大學生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300個樣本中竟有82.3%表示已報考公務員考試,還有8%表示準備報考。換句話說,即使在選擇其他工種的學生群中,仍有九成大學生同時備戰各類公務員考試。 這些學生,在跨過一道又一道應試教育的門檻后,為什么又云集在公務員考場上? 在6場招聘會上,不少大學生紛紛亮出“待遇好”、“工作輕松”、“職業穩定”等“優點”來應對記者,甚至不逃避“4年專業所學可能被浪費”的問題。 “這幾年,國家針對公務員制定了一系列加薪、車改等政策,公務員的待遇有了明顯的提高。如果與律師相比,收入可能要低一些,而且我可能只是在辦公室終日從事一些文件處理的工作,但對一個女孩子來說,這份上下班時間固定、安穩、收入比付出略高的工作,比當律師更有吸引力。”中山大學法律系的小黃坦誠地說。 希望“安穩”的心態,是多數大學生選擇入職公務員的主要動因。不少學者認為,如果大學生僅僅只是圖“安穩”,“公務員”并不會成為單一擇業現象的主角。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莫榮分析,在大學生群中出現報考公務員熱,并不能單單從收入或工種舒適度來考慮,應該有一個綜合性的考量。因為,不僅相當一部分公務員職位并不輕松,而且公務員的收入相比起一些企業來說,仍然不算高。“公務員熱”之所以持續不減,應該有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就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有了參與國家管理的意愿,而報考公務員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 高素質人才擠機關折射隱憂 不管出于什么動機,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加入公務員職位競爭行列已是不爭的事實,其中還有不少當年考不上公務員的學生“卷土重來”。最近,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有一項關于青年就業方面的調查,結果顯示,廣州46.3%的青年心中最理想職業為黨政機關干部。 “公務員熱”,從整個社會的勞動力市場和人才消費來看,是不是一種好現象? 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小魯指出,政府機關最大的作用是實施公共管理,對公務員的要求,并不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如果高素質人才都集中在政府部門,就會形成一定的人才浪費。當“公務員熱”高企,就會使原本應當在技術和專業性更強、更需要創造性的部門發揮作用的人才卡在了政務部門上,經濟不可能有充足活力去面對新環境下的新挑戰。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不少專家也憂心忡忡:當前大學生選擇當公務員的集中化現象,或多或少也體現了家庭的意愿,夸張點講,或許一個“全民皆欲當官”的環境正在形成。先不論有相當部分基礎學科的大學生也拋開專業從事公務管理,僅是想想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拼搏銳氣、創造激情因此被消磨時,產生社會財富的一線生產部門就可能再也不能進步,社會前進的步伐也會減慢。 大學生應到一線挑戰自我 李小魯認為,盡管有不少大學生把政府工作視為實現個人抱負、提升人生價值的舞臺,但對大部分高校畢業生來說,更應清楚審度個人定位,慎重作出選擇。 省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則表示,政府、學校、家庭、乃至全社會要通過政策引導、輿論引導,多渠道糾正大學生的職業價值取向偏差,引導大批青年學生到國家、社會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當務之急是建立注重人才開發與利用的配套政策,著力營造有利于青年人積極創新的軟環境。 “而對公共管理學有專長的人才,一方面,政府可考慮建立更完善的機制,把具有這方面才華的學生引入公共管理領域中,另一方面,學校也可開設恰當課程或講座,幫助這部分學生調節應試心態,真正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本報記者 謝苗楓 梅志清 胡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