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訴說幾十年變遷 糖葫蘆串起兒時的回憶 臘八粥熬出過年的味道——
大白菜陪伴北京40冬
楊威威
11月開始,北京又進入了漫長的冬季,大白菜也在這個時候上市了。盡管大白菜早已輝煌不再,但幾十年風雨兼程一路走來,它已帶給北京人數不盡的故事。
四十多年前 當家菜
上世紀60年代,一到冬天,北京街頭就早早堆滿了成千上萬噸的大白菜,北京的市民也都早早就排上了長隊,一買就是千八百斤。那時候,買白菜是北京人入冬的第一件大事。提前幾天,各家就到居委會登記,家里有幾口人,買多少斤,都寫得明明白白的,到時候每家都早早地去排隊。
三十多年前 政治菜
為了保證供應,上世紀70年代國家對大白菜實行統購包銷,不允許農民私自賣菜。如果遇到災年減產,更是采取各種手段嚴厲控制。當時北京的大白菜不許外流,哪一個村跑掉了大白菜,哪一個村的干部要受處分。 當時商店把大白菜按質量分成三個等級,一級二級菜很少。要想買到一級菜都要“走后門”。
二十多年前 愛國菜
到了上世紀80年代,老百姓的菜籃子也越來越豐富。可是,為了保險起見,國家仍舊嚴格控制大白菜的生產和銷售,每年的11月1日到15日仍舊是幾億斤大白菜突擊上市。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期,一進入白菜季,大街小巷的白菜就開始堆成了山,都賣不動,政府大力動員居民、各單位、機關儲存大白菜,老百姓管這叫“愛國菜”。那時候白菜賣不出去,單位統一買回來以后就發給大家。
現在 普通菜
1997年是一個分水嶺,那一年我國徹底打破了國家對于蔬菜產銷的控制。從此以后,北京冬季的餐桌都不再是單調的白菜土豆了,各式各樣的新鮮蔬菜上了普通百姓家的餐桌。而今年,大白菜已成為市民調劑口味的菜品了。
老北京冬天的吃食
-李其功
羊頭肉
冬季的應季食品之一。羊頭以白水煮過,煮時不得添加任何作料,否則便不是白水羊頭了。羊頭煮后放涼,以大片刀片成薄片,撒上椒鹽,肉韌且香,以白酒佐食為佳。
冰糖葫蘆
做法簡單,白糖熬成黏稠狀,山楂用竹簽穿好后下鍋快蘸,晾涼即成。除了山楂,也有用山藥、核桃仁、荸薺等果品的。老北京廠甸曾有一種大糖葫蘆,用長竹簽把山楂一個個穿起來,蘸好糖,頂上再插一面三角彩旗。
果子干
果子干不是干,而是有稀有干。如今市面上很難見到了。做法是:用上等的柿餅煮了放涼,隨后用手撕碎,放上砂糖、冰糖,再放進切成薄片的藕片、蘋果片、梨片、杏干、葡萄干、海棠、密云小棗,放在一起用碎冰冰凍后取出品嘗。
白肉
所謂白肉,就是白煮肉。把豬肉和下貨放在大沙鍋里,微火燉煮,只放花椒、大料等香料,不放咸作料。白肉煮好后,晾涼切成薄片,擺在盤內。食者一般以肉片蘸蒜汁醬油或依口味加韭菜花、醬豆腐、辣椒油等作料。
北京有句老話:沙鍋居的買賣,過午不候。意即沙鍋居生意興隆。沙鍋居在西四南大街路東。
臘八粥、臘八蒜
臘八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熬臘八粥。據說臘八粥是用8種豆、8種米、8種干果混合熬成的。雍和宮為了紀念佛祖在臘八這天成佛,也要熬臘八粥。如今的雍和宮依然保留了熬臘八粥的傳統,只是喝粥人變成了平民百姓。
喝罷臘八粥,別忘了在醋里泡上蒜瓣,到了除夕,臘八蒜、臘八醋就可以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