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消費走向專業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7日 14:41 南方日報 | |||||||||
作者: 龍科 張三的某根魚桿市價上千元,李四的照相機動輒過萬元…… 與過去相比,今天我們周圍的人群里出現了越來越多玩得很“嚴肅”、很“敬業”也很“昂貴”的人,他們是釣魚高手、網球健將、音響發燒友、業余攝影師、登山愛好者、錢
休閑消費的專業化首先體現在休閑消費知識的專業化,缺少相應的休閑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將不再能夠輕松體會到個中樂趣。在過去,人們常把“連玩兒都不會”當成對人能力低下的戲謔之詞,而今許多人可能就有面對休閑新花樣面面相覷的經歷。因為在鄉村社會時期,人們的休閑娛樂項目有限,興趣范圍也相對很小,許多休閑娛樂活動本身是家庭生活和勞動技藝的派生物(掰手腕、豐收秧歌等),簡單易學,無需特殊的游戲技巧和專業訓練,而在今天的都市社會中,人們休閑選擇空前豐富,許多休閑活動已經成為專業化的活動,需要付出更多的專業訓練才能得到其中的樂趣(如網球、跆拳道、健美等),這就催生出城市巨大的休閑培訓市場。看看遍布城市各處的各種球類、瑜伽、健身、舞蹈等培訓班和人們一擲千金參加休閑培訓的踴躍程度,你不得不感嘆沒有知識真的連玩兒都不會了。 休閑消費的專業化也表現在人們休閑過程中所使用的設備和場地等硬件設施之上,對物的重視使休閑消費身價不菲。就像文章開篇所描述的那樣,即使只是一個在時間和精力上投入有限的普通球類愛好者,也常常是從球拍、用球到球鞋、球服都裝備得相當專業,而且很多人似乎從普通場地上感受不到玩球的樂趣,而總是要在專業的球館里才能找到興奮感覺;一些人即便一年中只有一次登山的機會,對于登山裝備的專業和品牌要求也絕不馬虎。人們對業余活動從硬件上努力改善,不惜金錢向專業化靠攏,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從休閑活動中得到更多樂趣。 為什么在業余的休閑消費中反而會出現專業化消費的趨勢呢?在社會學看來,這和其他許多消費風潮一樣,可以從社會和文化的層面找出其發展演變的蛛絲馬跡。 首先,社會結構的轉型使人們從身份單一的“單位人”演變成具有多重身份的“社會人”,在隸屬于一個正式組織的同時也可以屬于多個非正式組織,這為休閑群體與休閑亞文化的成長發育提供了結構性的條件。通過網絡或其他渠道,人們可以在共同愛好和興趣基礎上結成非正式群體,這些非正式群體在休閑教育、消費觀念上同時也是對參與者有重要影響的參照群體。過去人們是一種分散的、自娛自樂的休閑方式,而今天人們通過一種相對組織化的休閑方式,受到了休閑亞文化的浸染。一個企業的經理可能同時還是某個俱樂部的成員、某個沙龍的常客,當他受到某個休閑項目的“誘惑”并參與其中,他必然受到這個社群中具有更高專業化程度的玩友們的影響,并進而在休閑消費上產生一種示范效應。同時人們這種專業化消費也是一種身份認同的需要,通過這種專業培訓與專業裝備,能使人們獲得在一個休閑社群中長期存在的資格,并進而擁有在這種休閑體驗中的發言權。 其次,日益細化的社會分工使得任何個人在龐大的社會系統中都只能獨處一隅,工作因此成為個人價值全面實現的一種反動,而休閑的專業化成為人們提升自我、獲得個人成就感的重要途徑。現代技術的廣泛應用封鎖了大多數人從工作中獲取成就感的主要途徑,越來越多的人深信,只有投身于工作之余的休閑活動之中,并努力獲得專業感,才能展現自己的完整氣質和迷人魅力。一個成天與機器打交道的技術工人,如果他對自身價值的實現懷有抱負并且無法擺脫目前境遇,那么他最有可能通過在休閑活動中的專業化提升來完成這種自我的實現,而這種休閑的專業化提升,在商業化的今天,幾乎也就是休閑消費專業化的同步進行。 再次,休閑消費專業化的出現也是都市文化中的一種區隔行為,是人們憑借時間的非生產性使用和金錢的超常性付出而獲取聲譽。休閑消費中出現這種專業化傾向固然是因為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可支配收入增加的結果,但從社會階層分化的角度來看,仍然可以視作一種不同人之間、不同亞文化群體之間的區隔行為。與其他消費相比,它不僅僅是一種投入金錢的炫耀性消費,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差異與休閑文化的差別。 最后,休閑消費專業化的出現也是今天人們受制于物質主義生活方式的直接后果,不斷滋長的物質欲望使得人們在休閑消費中舍本逐末。誠然,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只專業級球拍與一只普通球拍相比會更加得心應手,一臺專業級照相機與一臺普通傻瓜機相比也更加效果動人,但是今天人們在休閑消費中對于專業化的追求可能會適得其反。一些人不身著品牌球衣、球鞋就無法感受到運動的樂趣,成年人沒有昂貴的裝備和場地就覺得一場比賽并不完滿,休閑消費的專業化或者說物質化使得人們難于從休閑中得到真正的樂趣,卻在物的控制里不知魏晉。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休閑消費的專業化在中國城市社會的出現亦是消費主義興起的一個注腳。 作者單位: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消費者研究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