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油畫以寫實取勝,但中國傳統工筆畫也可以惟妙惟肖。本次鑒寶會上一位藏友帶了幅高約2.75米的清代官員畫像,從人物形象到衣服飾品真實感都非常強。
為打開這幅高約2.75米的官員畫像,上周六河南商報鑒寶活動現場,專門騰挪了一塊地方將四張長條桌子并起來。當畫幅慢慢展開,其惟妙惟肖的畫面立即引起了一片贊嘆之聲。
乍看人物身上深藍色綢緞衣服沒什么特別,但迎著光線會發現有綢緞柔和的光感,衣服上的皺褶也清晰可見,綢緞上還有大片團花的暗紋。此外,為了表現衣服上的麒麟補子以及地上鋪的地毯的毛絨立體的質感,這部分的花紋大面積采用了小點構成花紋的方式,繁復的麒麟花紋,都是用一個個米粒大的彩色小點繪制出來的。
即使具體到靴子底、踏板上的大理石這些細節,都不馬虎了事,大理石黑白相間的花紋,一層層渲染完成,非常有立體感。而靴子白色的底部,也并不是用白色顏料簡單平涂。此外,顏料的使用也非常講究,人物服飾上的一些金絲就是用拌著金粉的顏料繪制的,而并非以近似金色顏料充數。
■專家點評
安順(河南省收藏協會書畫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清代照相機和錄像機還沒有發明出來,要想記錄當時的人物和事件就只有采取繪畫的手段,除了末代皇帝溥儀趕上了照相機時代而留下照片以外,清代其余皇帝、后妃以及文武功臣都有畫像存世。繪畫能起到文字記載無法替代的形象的作用,因此皇宮中就有許多宮廷畫家來為當時的王公貴族以及當時重要事件繪畫,在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代這一點兒尤為突出。
宮廷畫的一個特點就是不計工費、用料考究,這么大的一幅畫中,大面積點畫用以表現地毯、人物衣服上刺繡的質感,以及繪制精美的綢緞上的暗紋,都說明這幅畫的完成要耗費畫師大量的精力,一些宮廷畫師甚至耗費一生的時間為一位貴族畫像。
像這樣的高度達到2.75米的大幅畫像,一般是掛在祠堂中供祭祀使用,從官員身上麒麟補子可以看出,畫像上的這位官員應當是一品武官,在當時也應當是榮極一時的人物,不過由于畫面上沒有留下文字,這位藏友也無法考證出這幅畫的流傳順序,因此這位清代一品武官到底叫什么名字已無從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