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jīng) > 收藏 > 正文
文/善發(fā)
提要:進入2009年,金融海嘯的影響還在繼續(xù),人們依舊看不到市場何時觸底。這也就意味著各類投資市場還可能繼續(xù)萎靡不振,這無疑使得藝術品,特別是中國書畫成了大家所關注的資金避風港。
或成資金蓄水池
雖然2008年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許多品種“慘不忍睹”,但中國書畫拍賣市場的表現(xiàn)卻是可圈可點。中國嘉德近日公布的2008年業(yè)績現(xiàn)實,全年總交易額突破18億元人民幣,創(chuàng)出公司年成交總額新高.其中,中國書畫部分總成交額更是高達9.9億元人民幣,傲居全球藝術品拍賣中國書畫門類榜首。
在滬上的拍賣市場,朵云軒2008秋拍中國書畫競買氣氛熱烈,高潮迭出,而且成交率比春拍提高了近8%。其中潘天壽的巨幅精品《耕罷圖》,估價550萬至800萬元,成交價達到了1176萬元,更為即將到來的牛年帶來了第一口“牛”氣。齊白石的《大音無聲》,最終以高出估價4倍多的268.8萬元成交。朵云軒拍賣行的有關負責人表示,只要有能力把好質量關,就賣得好。
藝術品作為資金蓄水池的作用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挽救了不少亞洲公司的命運。印尼一家大型石油企業(yè)資金鏈條斷裂后,公司總裁將公司所收藏的藝術品全部拍賣,得到了足夠的周轉資金,使公司避免了破產(chǎn)的命運。日本企業(yè)曾經(jīng)大量收藏世界名畫,如凡•高的名作《向日葵》就掛在一家日本企業(yè)總部大廈內(nèi)。上世紀90年代末,日本經(jīng)濟危機爆發(fā),這些名畫又大量流回歐美,兌現(xiàn)的資金幫助日本企業(yè)度過艱難歲月。從目前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情況來看,中國書畫由于其保存方便,且容易被投資者接受,所以有可能成為資金的蓄水池。
精品之作重點關注
或許有的投資者擔心,在金融海嘯的影響下,許多人都需要資金周轉,能否有人“接棒”呢?其實,藝術品市場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冷清,它不缺資金,缺少的是頂級的作品。雖然日本商人齋藤了英將8250萬美元和7810萬美元買下了凡高的《加歇醫(yī)生的畫像》及雷諾阿的《紅磨坊街的舞會》,以7000萬美元和3500萬美元出讓的故事,成為了藝術品投資失敗的經(jīng)典案例,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位日本商人在最困難的時候,還是籌集到了1億多美元,這是股票以及房地產(chǎn)所不能匹及的。從國內(nèi)的拍賣市場來看,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
在2008年上海敬華秋拍上,程十發(fā)在1948年創(chuàng)作的《葛稚川移居圖》立軸,成交價為168萬元,而在2006年中貿(mào)圣佳的春拍中,其成交價為198萬元,僅僅在當年無錫的秋拍中,其成交價就已經(jīng)超過了231萬元。在當時被認為是精品升值的一個范例,但是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這是過度炒作引發(fā)的泡沫。
之所以會出現(xiàn)精品掉價的現(xiàn)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前兩年書畫市場的過度炒作,透支了其升值潛力,像《葛稚川移居圖》首次出現(xiàn)在2005年香港拍賣市場上,成交價只有121萬港元,F(xiàn)在只是其價值的真實回歸,但對于買家來說,購買這些精品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在自己想出手的時候,肯定會有人接盤,而不必擔心流拍。有關專家表示,中國書畫作為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品,價值已經(jīng)歷史化了,容易評判,而且門檻高,炒作困難,價格變化也不明顯,本身在藝術市場很稀缺,所以能夠成為藝術市場的避風港。因此,書畫作品,尤其是精品佳作,在當前的情況下格外受關注。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wǎng)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