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銀行卡收藏價格突破千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0日 10:41 京華時報
銀行卡,許多人可能認為它只是一種用來交易的電子貨幣,殊不知現如今它早已成為一種收藏的新貴,躋身于收藏品的行列。目前,一部分銀行卡的市場收藏價格已經突破了千元大關,并且有愈演愈烈的勢頭。 多因素使銀行卡身價高 銀行卡是指由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向社會發行的具有消費信用、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它承接了貨幣的各種功能,并且由于規格統一、小巧別致、種類繁多、圖文并茂等受到廣大收藏者的青睞。另外銀行卡記載歷史,是金融界發展的一項實物證據,這也成為廣大收藏愛好者看好的前景之一,并促使銀行卡收藏不斷升溫。十幾元或者幾十元收購的銀行卡,最后以上千元的價格出售就是最好的證明。 稀有卡身價最優 小小的銀行卡為何有如此的魅力?中國集卡網銀行卡版面的版主蘭帕德告訴記者:“簡單說來銀行卡的收藏是經歷了收集、升值、買賣這樣一個過程,目前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包括銀行卡發行時間的長短、發行的時間、發行量、題材內容等。”據了解,一般來講,較早發行的銀行卡,往往使用范圍小,發行量小,壽命短暫、卡版更迭速度快;同時,一般銀行要更換銀行卡版本,都會把以前的報廢卡收回,因此很多有紀念意義的銀行卡存量都十分稀少,所以在收藏市場上的價格都相對較高。例如,北京市商業銀行發行的三張深顏色國際借記卡,由于當時只發行了一個月,且辦卡的人并不多,后來隨著北京市商業銀行正式更名為北京銀行而身價飆升,目前已經叫出3000元一張的高價,但是盡管如此仍舊無人舍得出手。 相互交易是收集主渠道 用來收藏的銀行卡全都是掛失或者不用的卡,不再具備金融功能,在銀行卡的收藏過程中,還有一部分人為了收集,自己親自辦卡,然后到銀行掛失以得心愛之物。由于具有收藏價值銀行卡的數量有限,而且許多聯名卡、專用卡都只在一定地區或使用領域發行,單靠藏家申辦銀行卡并不現實。據了解,目前銀行卡的收集主要是收藏者之間的相互交易,他們通過淘寶網、論壇等方式進行交易,其次才是到市面上交易。蘭帕德先生是位有十幾年卡齡的集卡愛好者,不光做銀行卡的交易,同時也自己收藏,他在淘寶網上開了家店,閑暇時主要做銀行卡的交易中轉,既買卡也賣卡,每月銷售額千元左右。他采用的是打包銷售法,把不升值的卡與已經升值的卡一同銷售,有時也做相互交換,無形中可以換到自己“覬覦”已久的稀有卡,或者把出售的銀行卡賣個好價錢。 據了解,目前最主要的收藏者大都是對歷史、金融等方面有一定了解,并且對收藏有一定的了解。另外,收藏者必須手里有一些閑錢,因為稀有銀行卡的價格不菲,需要收藏者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很多卡投資也是很好的手段,所以許多收藏者不需要著急買賣,自己欣賞和宣傳自己的藏品也是一部分收藏者的主要目的。 發卡時間、品相是收藏關鍵 與所有藏品一樣,研究與鑒賞是收藏永恒的主題。投資者在收藏銀行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銀行卡的發卡時間、發卡量、卡面圖案以及當前的流行趨勢,還可以根據主題收集銀行卡,例如體育、繪畫、各大高校等題材。一般情況下早期銀聯發的卡比較值錢,例如,1985年6月,中國銀行珠海分行發行了中國第一張銀行卡———中銀卡;1987年9月,中國工商銀行發行該行首張銀行卡———紅棉卡;1990年,中國建行發行龍卡;1991年,中國農業銀行發行金穗卡;1993年,交通銀行發行太平洋卡……這些都是記錄銀行卡歷史瞬間的珍貴卡。 選擇銀行卡的品相,就是追求卡片的完整性。銀行卡收藏界內普遍認同的品相首選是銀行發行的實際使用的卡,因為實卡上具有卡碼、原始發行日期等信息,是收藏、研究的最原始資料。銀行卡或制卡廠家宣傳或領存的打孔、劃磁條的版卡或打樣卡卡碼的樣卡是收藏的最后選擇,因為打孔、劃磁條與打樣卡卡碼,都是對卡品相的一種破壞。 -溫馨提醒 集卡屬于后起之秀,其畫面圖案內容豐富,題材廣泛,與生活密切相關,便于收集,容易保管。但是與錢幣、郵票等相比較交易平臺較少,投資時一定要謹慎而行。 本報記者 牛穎惠 創富尋主 如果您正走在創業的路上,并想與更多的人分享您的成功經驗或分擔失敗教訓,請與我們聯系。 E-mail:cyjhsb@163.com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