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藏報登上大雅之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 13:47 新浪論壇
除夕夜,在中央電視臺的新年文藝晚會上,有一個獨到的創意,就是主持人準備了各自的新年禮物,在每演一個節目之前,先送一份禮物給在座的嘉賓——皆是各界名流。其中一份禮物是1997年7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上面刊載的是香港回歸祖國的歷史瞬間。這份珍報被放在一個精制的錦盒里,送給了一位著名藝人。藝人接到這份禮物,心情很是激動,她說:“2007年一到就是香港回歸10周年的日子,這份禮品也就格外珍貴,我要把這份報紙好好珍藏。” 這些,都是筆者對那臺晚會直播現場的描述,想必看過這臺節目的人們還會對這個情景記憶猶新。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10年已經過去。香港回歸時出版的各種號外報紙、刊物等,當時就是集報、集刊愛好者追尋的熱門藏品。當時1元錢一份的《人民日報》,如今已成為珍貴的紀念物,登上了央視的春晚,令人感慨萬千。一來,作為直觀且客觀記錄重大歷史事件的報紙,的確有其特殊的收藏價值;二來,一件藏品的真正價值,并不完全在于這件東西自身經濟價值的貴賤,而在于它的內涵和所能起到的作用。被稱之為“散裝百科全書”的報紙,隨著當今網絡媒體的普及,這種紙質收藏品更具見證歷史的特殊功用。 這使我想起,國外一些城市的市長就把本市出版最早的報紙,至少是100年前的老報紙作為國禮饋贈來訪的國家元首、著名學者。對于這種高雅而珍貴的禮品,受贈者會格外珍惜。去年四五月間,臺灣國親兩黨主席連戰、宋楚瑜來訪大陸時,這兩位臺灣政壇名人也先后得到了與其家族歷史有關的家庭 由此可見,具有文字、影像記載功能,具有主題、內容的紙質類收藏品,不僅具有收藏價值、研究價值、文物價值和經濟價值等,而且還具備禮品價值和公關價值,并且比其他類收藏品有著更多的優勢和無可替代的特殊價值。當收藏發展得紅紅火火時,筆者愿看到更多的紙質類書報刊收藏品,登上更多、更廣的大雅之堂。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