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雜項 > 《藝術市場》 > 正文
 

品牌收藏:訪收藏家郭慶祥先生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1日 19:09 《藝術市場》

  □ 本刊記者/張 苑

  編者按:在收藏界,郭慶祥——一個靠收藏經驗積累起來的學術性收藏品牌、一個收藏大師級作品的職業藏家。近來只要一提起吳冠中,人們自然就會想起郭慶祥,憑著他對吳冠中藝術創作的深入研究,郭慶祥已經成為收藏吳冠中作品的專業人士。

  郭慶祥不僅是一位藏家,更是一位傳播藝術的使者。在北京上海、大連及香港、巴黎等地已舉辦過多次大師級作品的展覽。

  郭慶祥是一位真正的藏家,十年來無論國際時局的動蕩,還是經濟的起落,他的收藏步伐從沒間斷過。目前,他正是靠不斷學習的進取精神,追求著高品質的收藏,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維護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純真,精心打造良好的收藏與投資環境。

  基于郭慶祥先生在收藏領域里的杰出貢獻,本刊記者先后在北京、上海多次對他進行了專訪,特此撰文,以饗讀者。

  記者:在收藏界大家對您都很熟悉,由于您卓有成就的收藏,使寶齋與熱衷投資藝術品的大連萬達集團緊密連在一起,“郭慶祥”已形成了一個收藏品牌,能談一下您何時開始關注收藏的?

  郭慶祥:我關注收藏應當是1993年,在收藏的過程中幸運的是:有機會接觸老一輩的藝術家們,在與他們聊天、談論藝術的同時,學到了很多東西。在1994年的時候,由我策劃并出資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拍攝了一部反映老一代藝術家生活的《八十瑰寶》藝術片。拍片的初衷是想讓更多的人全面了解這些藝術前輩,同時也留下一份寶貴的歷史資料。拍攝對象主要是在藝術上有非凡成就的80歲左右的畫家,當時有吳作人、黃胄、董壽平、白雪石、古元、宋文治、何海霞等。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使我逐步開闊了眼界。后來又接觸了王朝聞、靳尚誼、張仃等,通過對他們的進一步了解,提高了我對繪畫的認識,更堅定了我涉足這一領域的信心,這一段經歷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

  記者:在您最初的收藏過程中有沒有清晰的定位?

  郭慶祥:這個定位是在我收藏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拍《八十瑰寶》對我的影響很大,使我一開始介入收藏就有了高起點,不自覺地定位于當代的大藝術家這個特殊群體,后來又逐漸地以近現代大師的作品為主。我研究過任伯年、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林風眠、劉海粟、徐悲鴻、傅抱石、潘天壽、石魯、李可染、黃秋園、吳冠中、黃胄等老一輩畫家以及他們的畫,并收藏了他們的一些精品。

  記者:作為一名收藏家,首先要有一定量的藏品;作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大收藏家,同時還需有高質量的藏品。那您是什么時候開始實施具有相當規模的收藏計劃的呢?后來在收藏方向上又有何調整?

  郭慶祥:1993年,我研究并收藏了董壽平、宋文治、白雪石等畫家作品。在1997年至1998年的時候,我開始大量地購進了近現代從任伯年、吳昌碩直到吳冠中、黃胄等十幾位畫家的作品。2000年我又調整了收藏的思路,時間段上開始縮短,對畫家的選擇范圍也在縮小。我把缺少原創性的畫家排除在外,收藏的中心點清晰地定位于吳冠中、石魯、潘天壽、李可染這四位畫家。

  投資書畫比投資股票更保險

  記者:在最初進行收藏的時候,您是否意識到把它作為一種用來賺錢的投資行為?

  郭慶祥:最初我并沒有把它作為一種投資,只是我個人的喜好。在與大連萬達集團合作后,我負責收藏。到了2000年,我意識到收藏藝術品的意義不僅僅是收藏本身,它完全可以達到最好的投資理財的經營行為。且不說20世紀50年代的繪畫作品到現在的增值幅度有多大,尤其是2003年秋至今,一流的繪畫作品增值幅度明顯加大。我的認識開始發生了轉變,作為一個收藏者來講,從最初的喜好開始向投資轉化了,并把它作為一種明確的投資行為。

  記者:購買股票與購買藝術品是兩種投資方式,您認為這兩者有何區別?

  郭慶祥:在收藏領域里,我認為首先要辨別真假,投資藝術品還是有其穩定性的。其次,就是準確地選擇畫家。只要這兩點掌握了,遠比股票保險得多,要比投資房地產增幅大得多。

  記者:收藏總要與人打交道,您是如何贏得畫家和藏家的信賴與支持的?

  郭慶祥:我應當感謝北京榮寶齋的幾位老先生,尤其是米景揚。作為晚輩,我虛心向他們請教,也贏得了他們的信賴。1996年我開始走進拍賣行,購買作品時還是比較小心的。由于以前和一些老畫家打交道,所以也贏得畫家本人及其家人的支持。比如:李可染的夫人鄒佩珠,吳作人的夫人瀟淑芳,后來更得到吳冠中先生及其家人的支持。我覺得在收藏中得到他們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記者:在您的收藏過程中是否遇到一些困難,比如資金的不足或知識結構的不足?

  郭慶祥:在資金方面,我認為還沒有什么困難,特別是與大連萬達集團合作后,就更不成問題了。關于收藏的知識結構,我特別重視也特別自信,從收藏開始到現在一直在不斷地研究、學習中從事收藏。

  收藏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記者:您是如何把握您所購買的藝術品的真偽的?

  郭慶祥:在鑒定真假方面,我比較幸運,拍《八十瑰寶》這部紀錄片的過程中,雖然花了不少錢,但是我認為這是難得的一次向藝術家學習的機會,是終身受益的一次投資。更有幸的是,通過我親耳聆聽他們對作品的講解,使我在那時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藝術品及鑒別藝術品真假的重要性,這才使我猛然發現,社會上流傳的假畫特別多。

  記者:在您的收藏過程中有沒有買過假畫的經歷?對于高仿作品如何避免?

  郭慶祥:我剛開始進行收藏時也出現過這種現象。我曾買過三幅李可染牛的題材偽作,這恰出自于一個專業部門,是我的疏忽。后來我總結一條經驗,對于拿不準的東西,首先不應怕麻煩,必須抱著認真的態度多看、多研究。尤其是大師的高仿畫,有些專家也難做鑒定,在這種時候,我的感覺還是要相信自己,一定要花時間去研究。我的收藏原則是,如果作品看上去感覺不好,但是又無法否定的情況下,我認為還是不要買,因為你是投資者。如果說這幅作品是來自權威的出版物,又是從畫家及家屬手里拿出的,專家也感覺特別好的,這種作品一定要買。總而言之,收藏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記者:買到假畫后,您是如何對待它,是讓它在市場里繼續流通呢,還是把它當作一個教訓收藏在自己的記憶里?

  郭慶祥:我的情感比較真實地服從于內心:我認為還要有一些傳統觀念,作為收藏家來說,他從內心出發不會買一幅畫而不管真假,誰都希望買到真跡。當買到假畫時,此時就能顯現出一個人的心態,每個人都有買到假畫的可能。只要能夠認識到買到假畫了,這就已經進步了。至于流通不流通,我認為流通也不是完全錯誤的。因為至少它是你投資買來的,你可降價處理或找到一種合適的方式,也不是錯誤的事情。

  收藏家要以學術性作品為本

  記者:為何定位于收藏近現代大師的作品?

  郭慶祥:我的收藏始終定位于近現代大師的作品,收藏古畫少的原因主要是真假難判斷,很多問題研究起來難度大。收藏近現代的畫,由于年代相隔較近等多方面原因,相對來說研究起來比較容易。其實影響畫價的主要原因還是作品本身的學術價值。有歷史價值的藝術品不等于有學術價值,無論收藏什么時期的作品,都要選擇經得起歷史推敲的。

  記者:您為什么多年來一貫主張“學術性收藏”?

  郭慶祥:1997年,我就開始研究清朝的畫,我認為清朝近500年的繪畫,石濤和八大的成就最大,那個時期的其他畫家與他們沒有可比性。收藏還是要看畫家的創新成就,歷史早有定論,沒有創新就不是藝術家,這就是學術的重要性。為什么張大千后來還仿石濤,就是因為他沒有超越石濤。作為收藏家,我還是提倡學術性收藏。跟著人家走的畫家永遠沒有生命力。

  “只要是對的,不怕買貴的”

  記者:在您收藏的作品中,您認為哪位大師的繪畫成就或市場潛力大?

  郭慶祥:是吳冠中。他的市場價位在近期里會超過市場中所有的畫家,從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出,他的可貴之處就在于每時每刻都在否定自己、都在創新。從歷史上看,這樣的藝術家很少,在近現代更是缺少。他將會影響幾代,甚至幾個世紀,我們現在是無法想象的,時間會證明這一點的。

  記者:您最得意的收藏及投資回報大的是哪些畫家的作品?

  郭慶祥:吳冠中、石魯、潘天壽、李可染回報最大,其次是徐悲鴻、齊白石、林風眠、吳昌碩、傅抱石、黃胄。

  記者: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規律,您認為藝術品投資這個行業有無規律可循?

  郭慶祥:藝術品投資的規律看上去好像很復雜,其實研究進去又很簡單。我的標準是,首先看他是不是大師,是不是真品、精品,只要抓住了真正大師的精品,這肯定是增值的。只要作品是對的,至少現在我不怕買貴的。

  記者:最近當人們一提到吳冠中,自然會想到一個大收藏家和一個曾投資足球的大連萬達集團,為何把收藏的目標投向了吳冠中先生?有何歷史機緣?

  郭慶祥:我最早研究吳冠中還是從讀他的文章開始的,后來逐漸了解這位藝術家。關于他的藝術成就,我與一些專家探討過,我很敬佩吳先生,他的學術成就很高,又是一位文學家、思想家。他不僅有深刻的生活體驗,更具有非常豐富的情感,學貫中西,在繪畫的研究及表現形式上有很強的獨創性和思想性,不斷創新。他重視作品的素材,活生生的每一幅畫面都來自現實生活并由寫生而來,幾乎沒有重復的題材。我與吳先生本人及家屬的交往中了解到,在他一生創作的1500幅左右的作品里,沒有發現重復。即便是題材相同的,但表現形式也會有變化,而此類題材也是寥寥幾幅。

  吳冠中身上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感染了我,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用心血熬成。“搜盡奇峰打草稿”,這也正是吳先生的寫照,他踏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溝溝寨寨,他對繪畫藝術不斷探索的精神使我下定決心收藏這位最具有生命力的藝術大師的作品。

  記者:大家都知道吳冠中先生個性鮮明,是有崇高追求的大藝術家,您是如何贏得他的信賴與支持的?

  郭慶祥:吳先生的性格比較直爽,是特別耿直、有思想的藝術家。我感覺到我的性格與他挺接近,在和他談話中,當他聽到我對藝術的見解,他很認同,我們很投緣。在籌備“情感.創新——吳冠中水墨里程”展覽的過程中,他給了我很大的支持,也提供了不少作品的去處,讓我省了不少時間。我們還一致主張,學術性強的創作作品一定要展出。所以,這次展覽中他晚年的作品比較多。尤其當吳先生得知我們要到歐洲十幾個國家辦展,他將《高粱》這幅52平方尺的巨作拿了出來。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最富情感、最具創新的作品,更是他的得意之作。吳先生還是很信任、支持我們的。

  記者:為何投入近億資金購買吳先生的畫作,并為之舉辦世界巡展?

  郭慶祥:我認為吳冠中的畫西方人特別喜歡,作為大連萬達集團也想向世界展示中國的繪畫藝術、傳播中國文化。通過這次畫展我們也看到了西方國家對中國繪畫的理解及認可程度。這次吳冠中的畫展非常成功,法國人的喜愛程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通過畫面,他們認識了吳冠中是一位思想境界很高、造詣很深、極具天分的繪畫大師,其在當代美術史的地位絲毫不遜于西方的繪畫大師。

  記者:您認為大連萬達集團打藝術品牌產生的社會影響是什么?

  郭慶祥:如果一個企業沒有文化,就好像人沒了脊梁。這種精神文化的營養會激發員工創造物質財富的熱情,為自己所在的企業自豪,同時也會帶動整個社會的文明。

  記者:作為一個收藏家,在市場上摸爬滾打多年,您的成功經驗有哪些?

  郭慶祥:一定要有研究,這是原則。尤其是企業收藏,必須有一個研究機構,要理論先行,在實踐中要萬加小心。

  記者:您是一位專業的收藏家,收藏是否是您工作的的全部?

  郭慶祥:我的百分之六十的時間是用于研究我所關注的畫家。我性格的一面就是好強,喜歡把事情做到極致,把問題搞透。我一定要知道什么畫是真正的好畫,什么樣的畫家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藝術家,我一定要說出他的好與壞。所以,我傾心于收藏,這是我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其它時間我會整理我的思路,參加拍賣、舉辦展覽及市場經營。

  記者:您通常通過什么渠道獲得自己心愛的藏品?

  郭慶祥:渠道很多。如:2000年在我們大連萬達集團的展覽中,恰巧廖靜雯的姐姐廖學琦住在大連,當她的丈夫得知萬達專心做收藏,于是送來一幅徐悲鴻的作品。經考證,我們收藏了這幅難得的精品。20世紀90年代初,我們也曾在榮寶齋買下了在其店面整整掛了18年的李苦禪巨幅作品《松鷹圖》。此外,我們還購進了一些海外回流的繪畫作品。我們的優勢就是“下手”準確、果斷。我們買李可染、吳冠中的一些精品力作,只要來路清楚,又是佳作,在我們深入研究以后會不惜重金購買。在1996年前后我們收藏了很多大師的精品力作。

  記者:在拍賣市場您有何制勝法寶,比如說為了一件拍品,用比較合理的價格就把它“搶”到手?

  郭慶祥:在拍賣場上獲得好的藝術品這是一條通常的渠道,又是公平的。因為好的作品自然就有好的價錢,偶爾也有一些藏家對某些拍品認識不足,恰恰我們可能會以比較合理或低一點兒的價錢就拿到了。所以,在收藏過程中不要放棄任何機會。

  記者:收藏藝術品是一種格調,當藏品達到一定水平并產生影響時,可能就需要一種境界。您是這樣認為嗎?

  郭慶祥:對收藏的境界來講,現在我最大的興趣恰恰在于研究上,以前得到一幅好的作品會很高興,而現在我認為要是把收藏過程中的一個問題解決了,要比收藏一幅好作品更加興奮。理解畫家作品精髓的意義要遠遠高出收藏本身的物質價值。

  記者:最近您在上海保利又斥資121萬元斬獲黃胄的《塞外風光》,為何對他的那幅作品情有獨鐘?您是如何看待黃胄的藝術的?

  郭慶祥:黃胄是我多年一直比較關注的畫家,黃胄八平方尺以內的作品,我們從

  未發現構圖那么飽滿,那么精彩的。拍賣市場上黃胄的作品,假畫多。這個數字很好統計,拍賣的數量甚至超過了黃胄創作的數量。我有一點經驗提出供大家借鑒:就是關于黃胄當年喜歡落上款送友人的畫作,尤其要注意,恰恰假的最多。我這次購買的《塞外風光》這幅作品來路特別清晰,是黃胄為臺灣收藏家林明哲先生所畫的。因為當年為籌建炎黃藝術館,林明哲先生貢獻很大,所以黃胄精心為他創作了這幅作品,堪稱精品。黃胄天資聰穎又勤奮,功力扎實,一生畫了大量的速寫,其作品的可貴之處就是它的原創性,他在新疆生活了很多年。因此,作品取材于新疆活生生的地域風情,創作中充滿了情感。

  記者:您認為藝術家的人格魅力是否也是影響他繪畫成就及市場價格的因素?

  郭慶祥:畫家的人品對藝術成就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其次還要看他是不是認真畫畫,是否有才學天分及思想境界等。比如:吳冠中為人做畫一直以魯迅為人格之師;黃胄一生的精力也都用來創作,對新疆的感情是深厚的,他對藝術執著的態度令人敬佩。所以,我借《藝術市場》雜志向有些藝術家提些建議:要尊重內心,多創作一些有思想的作品,不要只顧眼前的利益而抹殺了自己的才學,耽誤了創作的好時機,以免年長后沒有成就感而留有遺憾,要注意藝術積累而不是錢的積累。所以,通過這次采訪我建議一些畫家要潛心作畫,這不僅對本人、對社會甚至對我們收藏家都有好處。

  重質不求量 市場會更好

  記者:針對當前藝術品市場的急劇升溫,您是如何看待?如何維護它?

  郭慶祥:藝術品出現這種熱潮是一種自然現象。以我們為例,在90年代初收藏的作品,現在都是增值在10倍以上。一些企業收藏家已經注意到這是一個極好的投資方式,所以大家也想介入拍賣市場,投資熱情漸漸高漲起來。

  但現在國內的拍賣市場不是在比質量,而是在比數量,所以導致質量下降,一旦作為投資人買到假畫,除了直接的經濟損失外,更會對收藏失去信心,甚至會退出藝術品收藏市場。所以,這就需要拍賣行工作要嚴謹,為買家負責,盡可能提供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各界應正面宣傳引導共同來維護這個市場。

  我認為香港蘇富比、佳士得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他們還是重質量,不求數量,使市場更加真實火爆。

  記者:您是否認為現在的投資過熱是一種有效的投資行為,收藏與投資是否是恰逢其時?

  郭慶祥:至少現在不存在過熱現象,購買真品、精品就是有效的投資行為,一定會確保增值,其將來的市場價位要比現在高得多,這個道理很顯然:第一,現在是假畫太多,真畫太少。將來整個行業日趨規范,收藏隊伍素質提高,假畫可能逐漸沒有市場;第二,本著真畫“物以稀為貴”的原理,隨著國力進一步增強,投資買畫的人會數倍于今天的收藏隊伍,將來的市場必將會一片大好,畫的價格很自然就會上漲;第三,中國的文化環境也逐漸進入一個更高的領域,在國際上的地位也隨之提高,可能國家也會出臺一些相關政策維護藝術市場,我認為中國的藝術品市場還遠遠沒有達到它應有的階段。

  記者:作為一個大收藏家,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您對其他剛入市的藏家有何建議?

  郭慶祥:對于剛介入藝術品市場的投資者我認為不要心急,更不要急于求成。對作品要看清是不是真品、精品。并不是每幅作品都有那么大的回報,也不要輕信別人講故事,要冷靜,以避免大把資金赴水東流。在收藏中我的建議就是:第一,多去看一些正規的展覽;第二,多存放大量的資料,供研究使用。無論看正規的展覽還是看正規出版的資料,都會提高自己的眼力,為了解畫家不同時期的作品轉變提供幫助;第三,與有學識的人打交道、虛心求學至關重要。

  作為剛入門的藏家一定要擦亮眼睛,注意高仿作品,要少吃虧、少上當,不要怕吃苦,一定要學習、研究。我們還要保護自己的利益不要受到侵害。

  記者:您用您的切身實踐,證明了“學術性收藏”的重要性。要理性收藏,是否一定要重視作品的學術價值?

  郭慶祥:我們能從拍賣的記錄中找到答案,如張大千的作品在1998年前后的價格與現在的市場成交價就有很大差異,時有留標現象。另外,把千篇一律說成是個人風格的畫家作品價位也在回落。還有的畫家幾十年來,把幾個人物在不同畫面上來回組合,不斷重復自己,我認為他就是在印刷自己的作品。自己在家賣畫,價位抬得很高,甚至在拍賣行里找人炒作。所以,我認為以上這些畫家,隨著時間的推移將不再被人們所關注,因為他們稱不上真正的藝術家。這說明了收藏家在收藏過程中逐漸趨于理智,最終以最科學的方法來收藏,這是學術的力量所致。

  記者:您是如何看待市場中買賣假畫的現象?

  郭慶祥:其實假畫流通的責任,某種意義上來說在于收藏家。其實賣家也并不一定知道自己藏品的真假。所以,我認為這種責任是由于收藏家在收藏過程中不嚴謹造成的。由于您的不嚴謹導致一些造假者、假畫販子來充斥這個市場,就等于他拿鐵皮來換你的金條一樣。如果收藏家嚴謹了,假畫自然會沒有市場。我希望收藏家注意,并不是你希望作品是真的就會隨你心愿,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我們收藏家一定要注意,不能拿金條去換鐵皮。

  記者:您是如何練就“火眼金睛”的?

  郭慶祥:其實真假畫總要有對比,要常看真畫,收藏家收藏了大量真品以后,自然就會練就火眼金睛,我有深刻體會,這就是對繪畫藝術研究的重要性。我認為火眼金睛只是一個形容詞,它是理想的境界,讓我們少犯錯誤。我們還不能輕信一些頭頂光環的鑒定家及家屬不負責任的鑒定,要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我們希望鑒定家自身也要自律。

  記者:收藏要有遠見卓識,預見性尤為重要,您是如何預見藝術家的作品是否有價值的?

  郭慶祥:收藏要有科學性,要看其一貫的作品面貌及學術主張,這不能盲目,要實事求是。在收藏之前,我們一定要把收藏的對象研究得很透徹。我們預見吳冠中的市場價值在不遠的將來會有一個大的跨越,這就是學術作為標準的預見性。二三流畫家的價位永遠不會超過一流畫家的價位,這是科學規律。

  記者;在您收藏的過程中,有沒有特別遺憾的經歷,比如與某些難得一求的作品擦肩而過?

  郭慶祥:有過,我曾對一幅作品的價位估計得不充分,從而導致與一幅作品擦肩而過。畫家在一個特定時期的特殊題材會有它的特殊附加價值,這是我曾犯過的錯誤,是學習不足付出的代價,至今仍留有遺憾。研究的越深,吃的苦越多,回報的就會越多。

  記者:一直以來,您主要是收藏近現代大師的書畫作品,是否考慮把以后的重點

  轉移到油畫的投資收藏上來?其實油畫的投資市場也魅力無窮,大有廣闊前景。

  郭慶祥:在近幾年我們也開始著手研究,以后有可能會介入。

  記者:您認為中國的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目前處于什么階段,它與投資股票、房地產相比,未來的前景如何?

  郭慶祥:我認為藝術品市場只是剛剛開始。當人們的物質財富達到一定程度以后,他們更追求精神財富的極大滿足。西方國家對藝術品的收藏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這是符合國際市場規律的。

  記者:作為一個成功的收藏家,在收藏過程中你最滿足的是什么?

  郭慶祥:在收藏過程中,盡管付出了很多,但當我每一次舉辦展覽,把自己心愛的藏品展示給眾多的觀眾,與大家共同分享的時候,我得到了很大的滿足。尤其是在收藏吳冠中作品的近十年里,雖然也經歷了坎坎坷坷,但當我成功地舉辦了“情感.創新——吳冠中水墨里程”展覽,將吳冠中的藝術帶出國門,把中國的繪畫藝術帶進西方國家,使西方人更加了解吳冠中,了解中國文化,這是我最大的滿足。

  記者:收藏對您產生了什么影響?

  郭慶祥:收藏可以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使自己的舞臺更加擴大。收藏的過程就是收藏文化、收藏朋友,收藏甚至可以影響并改變人的一生。

  記者:“”為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珠,你的女兒以“”為名,“寶齋”也以此取名,寄托了你對收藏的真愛。

  最后祝你與“寶齋”都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收藏品牌。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東方美女
迷人風情性感姿態
金雞送福
恭喜發財圖鈴拿來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